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并获取高收益。然而风险和收益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难以独立剥离开来。就比如极度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可能选择长期国库券(尤以美国国债最为代表性)作为理想的投资标的,此种投资,虽然损失账面价值的概率极小,通常却只能获得可怜的票息收益率,面临着跑输长期通货膨胀和税赋因素叠加之后的风险。而风险偏好的股票投资者可能更钟爱一只历史业绩优秀未来潜力巨大而竞争优势颇为稳固的成长性股票,诚然,这是获取未来理想复合收益的理想模式,但风险亦无处不在。我们真的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了如指掌吗,又或是企业的价值成长没有达到市场当初的预期速度呢。
一旦跨入投资领域,风险就无处不在。理性的投资者通常以两种方式应对风险:1、以较大折价的方式买入市场“厌恶”的资产。以债券为例,或许买入长期账面息率为6%,7%的国债不算是一个好的主意,但一旦市场对未来高通货膨胀率和加息的恐惧情绪开始蔓延,如果能以较大账面价值的折扣买入而获得预期10%以上年回报率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同样的道理施加于股票,我们可以折价(相对于企业净资产和过往盈利能力)买入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甚至出现危机的企业,原因是或许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看起来被市场过度解读了。2、以合理价格买入真正优秀的企业。这其实也是“折价购买”的另外一种方式,企业未来的成长将带给股东持续的价值。拥有高资产收益率以及宽广护城河和巨大潜在市场的企业生存能力和时间都特别长久,从而令企业价值得到不断的攀升。
所以投资总是一项预测未来的工作,风险存在于未来,价值也存在于未来。买入折价的债券或者股票不能保证安全,因为未来风险真的有可能加剧,否则在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随便买入一只折价股票就能保证赚钱了;同样,买入优秀的企业股权也不能保证赚钱,除非你有巴菲特等人预测十年后该企业生存境况般的能力。
回过头来看,个人投资者如何取得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不要妄图成为对每个行业和企业都了如指掌的人,那样的人我称之为“神”。在这个能力圈里,你必须有超越市场平均预测水平的能力,包括对风险的前瞻性认识以及资产和业务属性的认识能力,这才是投资者获得高收益的来源。当然,除了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以及不断的总结和归纳,别无他法。随着投资者能力的日渐提高,能力圈自然也会随之逐渐扩大。
对年青的投资者来说,有很多吸引的标的值得去研究,广泛分布在食品、饮料、汽车、金融等诸多行业。逐一进行深入的研究无疑将耗费巨大的精力,而且会造成研而不精的结果。不如找一两个业务较为简单长期资本收益率较高的行业作为落脚点,精研这几个行业内的个股,适当分散投资,或许会有更好的投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