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度投资总结(二)

(2011-12-11 14:09:55)
标签:

杂谈

分类: 理念

    写完第一篇之后,发现有点偏题。总结没怎么写,重点倒放在展望上了。想了片刻,觉得有几个原因造成跑题:一是但凡写这种投资总结,总要晒一下收益率,不管盈亏如何,总算是一个记录,待以后有据可查。可11年毕竟尚未完结,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交易时间,所以这一部分还是留给续集好了;二是经历多年的八股写作教育,提到总结,一定要概括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失败的教训。这一年难免有些惨淡,成功之处自然屈指可数,教训之处却比比皆是,作为一个入市不久的菜鸟级选手,这恐怕必须是一个长篇大论才能完整概述的工作,偷懒留到续集再述;三是我的个人信条问题,无论生活皆投资,总要朝前看。过去的事均已过去,我等无法挽回,唯有现在和将来的事可以筹措。不如先把下一场备战作好,再来总结上一次战役的种种得失,事情的轻重缓急必须得掂量清楚。

    上述文字大概属于废话流,还是切入正题。第一篇我以简陋笔法及论据铺了一个世界观:“现在是一个坚持投资的好时机”。但究竟如何投资,采用何种方法论呢?这正是这篇文字想简要阐述的问题。

     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而保守的投资者在计算机会成本时通常都会采取这样一种度量:“充分掌控风险的前提下争取未来复合收益的最大化”,亦即“风险收益比的最小化”。这与常说的投资价值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当然希望投资价值折扣(市场价值与真实价值的差额)最大的企业,这样显然将获得最大的正收益率。市场价值非常容易观察,真实价值的估量则是一项非常艰难而且艰巨的工作。与常见的企业分析和调研报告通常采取“竞争优势->增长预测->估值->风险分析”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笔者认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基础上再来谈竞争优势以及增长预测才有其实际意义。巴菲特先生在考察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接班人的时候,就重点强调了对风险的前瞻性认识这个根本落脚点。

    简单来说,风险因素会对企业预估价值造成折价,而增长因素会对预估价值造成溢价,而其实风险和增长是紧密结合的。举例来说企业A一直以来维持数年的高增长历史,市场会倾向于对其风险屏蔽而对于增长可持续性颇为青睐,而一旦经营风险暴露甚至加剧,会对其增长产生致命影响,从而使其预估价值受到致命打击。反过来看企业B饱受各种风险因素预期影响,市场着重其风险因素而忽略其有可能的风险应对策略和自身的坚挺性,而一旦其重新克服风险重新走上增长轨道,预期估值反而可能大幅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想要成功无非2个方法:投资看起来好的企业真的持续好下去(较高估值买入护城河宽广的企业,超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投资看起来危险的企业实则没那么差劲(低估值下买入生存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没有明显护城河))。所以失败的投资者属于另外两个象限:投资看起来好的企业不见得那么好,而且一旦变差损失将非常惨重;投资危险的企业没有改观甚至继续恶化,一旦破产的话损失同样非常惨重。

    为了避免成为失败的投资者,我们应当对所投资的企业进行充分考察研究,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仔细过滤(芒格先生的智慧给了我们指引)。就2012年的投资展望来讲,投资价值界对上述2种可能成功的方法所产生的期望日益泾渭分明:第一种人群坚持投资心目中的优秀企业(白酒类医药类企业为代表),她们(企业)有着“日益宽广的护城河、稳定的业绩增长、超高的毛利率以及很少的风险因素”,但似乎很少有便宜的时候,在过去的2年中安然度过熊市,带给此类投资者大幅超越指数的收益。第二种人群则坚持投资市场唾弃的企业(银行地产保险等蓝筹企业),市场对其风险因素给予较大折价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风险持续恶化?),目前已经到了遍地狼籍的阶段。过去2年里基本代表了指数的行进方向,收益率只能以惨淡来形容。

    此两大门派为何会如此格格不入呢?实则两大门派师出一门,祖师爷格劳创建理论:“发现价值并恪守安全边际”,这一代掌门人巴老发扬光大更新门规:“价值,安全边际之余,把握风险及研究护城河”。只不过巴老前期侧重第二种风格,而后期则偏向第一种风格,考虑到资金量和收益率的结果,也不能断下第一种风格一定优于第二种风格的结论,虽然巴老多次在年报中提及到认识到第一种风格的重要性。就目前来说,坚持第一种风格的风险在于未认识到新风险的出现以及实际增长速度达不到预期的增长速度,而获得超越预期收益的因素在于实际增长速度超越预期以及公司基本面的突飞猛进(比如医药类企业新药的上市);而坚持第二种风格的风险在于预期风险的实现并进一步扩大并对公司发展基础造成实质性损伤(例如银行业大比例的坏账计提),而获得超预期收益则主要依靠风险因素的消除和公司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怎么投资?选哪一种风格?取决于你的能力圈,取决于你对该类公司的研究到底有多深入,对风险的窥探到底有多敏感。就目前而言,个人偏向于第二种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