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子手机掉落:“大爷踢到雪堆埋藏”,为何会出现据为己有的坏?

(2021-11-10 22:50:13)

吉林白城,一女子在雪中嬉戏摔倒后手机从兜里掉落(自己没有察觉),一位过路的大爷看到后非但没有提醒女子,反而用脚踢雪把手机给埋藏起来,等到女子走远后,大爷迅速返回原地捡起手机揣进兜里离开。然而巧合的是,这一幕正好被路旁的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下来。


可有必要说明的是,大爷的行为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偷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捡拾”,但总体上来讲是趋向于不道德的性更多。只是我们要知道,如果不是电子监控设备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事情更是没法定性。


之所以这样讲,倒不是把“手机掉落”到“手机丢失”的结果完全归咎于大爷,而是大爷本来可以通过举手之劳的善意避免掉“手机丢失”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大爷没有亲眼看到“手机掉落”的过程,也不知道手机的主人是谁,那么即便他捡到手机想据为己有,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对于手机来讲,如果捡到的人想归还给失主是可以办到的。


就此而言,我们在看待大爷据为己有的行为时,还不能太过笼统。说到底大爷想把手机据为己有的心思,是从看到“手机掉落”,并且得知女子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瞬间起意的。虽然我们无法预料大爷不把手机踢到雪堆埋藏的情况下,女子会不会返回寻找手机,但是大爷把手机踢到雪堆埋藏,那么就意味着当事女子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寻找到手机。


所以仅就事情的推动和结果来讲,从“手机掉落”到“手机丢失”,大爷算是主要的推动者,而女子不仅算是不够小心,也称得上“遇人不善”。当然我们也很清楚,如果“手机掉落”到“手机丢失”的整个过程没有被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下来,那么就意味着大爷想据为己有的“踢雪埋藏”操作会完全被折叠。


事实上,这样据为己有的操作在没有电子监控设备的年代里,很多时候像大爷这样的人,都不会有太大的道德负担,因为在他(她)们看来自己“没偷没抢”,只是趁着失主不知情的情况下顺走,所以就会走向较为自洽的心理路径。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再去看待整体社会对拾金不昧者的溢美之辞,大概就能更好地接受。要知道在审视拾金不昧的行为时,常伴随着一种绝对的考量:东西不是自己的,捡到归还失主自然是应该的。


但是对于绝对考量中的“应该归还”,它本身是自律德行前置的结果,也就是只有捡拾者自己认识到“应该归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拾金不昧的行为才能被看成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只是具备自律德行的人总还是极少数,以至于在社会性的道德推崇中,拾金不昧依然需要被凸显。


因为我们在推崇道德行为时,只有顾虑到人性的复杂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让道德走向良性循环。而一味地强调“这是应该的”,“那是应该的”,最终只能让人走向虚伪。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知行合一的极致道德自律者。


另外大爷把女子掉落的手机踢到雪堆埋藏,即便存在较为明显的据为己有迹象,但是也好像不能完全证明大爷就坏透了。因为就据为己有的行为来讲,更关乎发生的情境和具体的道德考量。


假设“手机掉落”的瞬间,周围还有很多人在场,那么大爷也可能没机会做出把手机踢到雪堆的动作,以至于可能会顺势提醒当事女子。当然这也只是后话,但不得不说,情境确实可能影响行为的转向。


甚至大爷要是知道路旁有电子监控设备,也可能不会做出把手机踢到雪堆的动作。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可以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温馨提示”里找到佐证,最典型的是“您已进入电子监控区域”。平心而论,这般“温馨提示”并不温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人”确实挺管用。


与此同时,要承认人性恶不一定属于别人。就以过路的大爷来讲,可能平日里还教导自己孙子要拾金不昧,但是真正自己遇到别人丢失贵重物品时,自己的底线便瞬间坍塌。毫不夸张地讲,在拾金不昧的事情上,除却关乎捡拾者的良心,也关乎失主所丢失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价值对于捡拾者有没有诱惑力)。


说到底,绝大多数人既非罪犯也非圣人,这种时候确实仅靠自律德行是不够的,对于罪犯甚至需要再加上律法约束才行,而对于圣人来讲寻常道德自然也显得多余。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推崇守住道德底线确实很有必要,因为它更关乎常人行为的约束。


至于有人提议对大爷进行法理层面的严惩,或许就有些过头。我们可以反对大爷的做法,或者说反对还不够,必须将大爷据为己有的手机追回才好,但是绝对不必严惩他。因为从根本上讲,大爷的行为相对随机,所以恶性相对较小。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