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56小伙疑因身高被拒录用:硬说这事儿是歧视,为何有些跑偏?
(2021-06-22 20:01:07)毕业于河南郑州某大学的一小伙,在已经得到某装饰公司录用的情况下,却被公司方追问身高是否属实,在他回答属实后,公司方就告知小伙因调整招聘标准不能录用他。可当小伙子把来龙去脉捅给媒体时,公司方却又声称不是因为“身高的问题拒录”,并补充说明“经过测算,也不能无限制的招人”,讲得直白些,就是不想要他,所以找个理由拒绝而已。
然而涉世未深的小伙子就是不信邪,满眼带泪的强调:“我们的聊天记录只能让我认为是因为身高拒绝我,我希望公司方对我进行公开道歉,然后正常赔付我违约金”。而公司方的回应也比较温和:“首先你不要难过,不是因为身高原因,对自己一定要有自信,5000元违约金会如实付给你”。
到此为止,被上纲上线到身高受到歧视,人格尊严受到侵犯,劳动权和职业选择权受到伤害的含冤之词总算被妥善安置。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小伙子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所表现出略带哭腔的声嘶力竭,总让人觉得涉世未深才是最为残酷的现实。
有必要说明的是,不少公司之所以会打出“雷人拒绝词”,并不是招聘人员不清楚其中的风险,而是在很多情况下,面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这么一唬是可以省下一笔“违约金”的。只是人遇人,事遇事,真要是碰上认真的年轻人,不仅“违约金”要给,好话也要说尽。
只是就小伙子面对媒体时的认真劲儿来讲,更多在于笃定现实秩序是线性的结果,而对于真正意义上黑暗森里的理解,其实还是充满疑惑的。然而庆幸的是,媒体的发声,让他还算不至于那么坏,起码有5000元违约金可以拿。
只是让人感到吊诡的是,舆论声浪在具体涉入的过程中,却孤注一掷地将问题的根源指向“身高歧视”。虽然就“正确性”而言,这很容易让公司方低头认错,但是对于小伙子认清现实来讲,却并不是好的引导。
要承认,人世艰难是不限老少的。就如小伙子被公司方以身高低为由拒录用的事情,其实跟艰难还扯不上太大关系,只算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初出茅庐时所遇到的寻常波折而已。因为对于人生来讲,从被锤开始才更可能进入理解社会的佳境,并且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之路。
在这个问题上,当然并不是夸大人世艰险,而是对于真相来讲,始终是幽深而难求的,老实容易真实难,老实是美德,可有美德的倒霉人却也很多,不为谎言谋略所欺,保得住身家性命的,靠的是洞见,真实的智慧,而非迷信规则的坚不可摧。
从这个层面看待“身高歧视论”,只能是事情被推到纲线的案板上,才可能得到应有回应,要不然所谓的“违约金”只会走向鸡飞蛋打的局面。至于小伙子满眼带泪的表情,可能再过几年他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有些太单纯。毕竟自认为那样的说词是歧视,本来就是对自我的某种否定。
这世上到处有人下人。由于遗传,智能不如人,身高不如人,就要受到别人的拨弄;由于教育,学识不如人,技能不如人,就要受到别人的欺瞒,由于环境,凭借不如人,机会不如人,就要受别人践踏。
在这些问题上,有些可以上纲上线,有些好像只能认命认栽。就比如公司方最后痛快的答应赔偿违约金的事儿,主要的考量并不在于小伙子难过与否,而是作为纲线上的污点,此刻必须走向自查自纠才好,要不然“身高歧视论”被无限放大后,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概小伙子表现的越是声嘶力竭,越才能撕开公司方真正的面目。并且对于跟小伙子接洽的招聘人员也不是不明是非的,而是站在公司方的利益层面,只有那么做才能保住饭碗。所以与其大谈“身高歧视论”,不如在可以达成赔偿的基础上想一想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虽然都强调老板即命运,但是选择权还在于我们自己。老实说,一家无需强调身高指标的公司借身高问题拒绝录用员工,这样的公司不去也没什么值得委屈的。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可能要的就是一份工作,所以出现满眼带泪的表情,貌似也是值得同情的。
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小伙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捅给媒体,可能更多的指向在违约金赔偿的事情上,而对于工作本身是否可以继续,应该早就不抱希望,也不会有进击的具体意愿。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小伙子所强调的那些纲线之词,更多在于借力打力,因为他深知只有那样,公司方才会低头。
就如王鼎钧所言,只要不道德能为道德服务,也就算很好了,怕就怕道德总是为不道德服务。怕就怕道德是技术,是工具,是权宜,是兵不厌诈的那个“诈”,是粉饰人心的那盒“粉”。如此而言,过分强调“身高歧视论”会不会也是故意跑偏呢?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