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姑娘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人们知道晚睡不好,为何却不早睡?

(2021-06-21 22:35:26)

被标注为“90后姑娘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的话题引起舆论热议。话题虽然比较极简但因果框架却滴水不漏,大意为:90后姑娘18-28岁期间就没有在凌晨2点前睡过觉,上网、追剧成为夜深人静时刻她的标配活动。当然结果肯定是糟糕的,她的脸上居然长出老年斑,并且医生诊断的结果直指长期熬夜。不过按照医生的嘱咐,她在改变生活作息后,她的老年斑已经出现淡化的迹象。


有必要说明的是,面对这样一则因果框架滴水不漏的友善话题,如果真去追究熬夜和老年斑的关系,大概也会是个经不起推敲的事情。于此就话题本身来讲,大概只是想告诉人们晚睡对身体确实不好,并且还给出个未老先衰的样本,这或许就是这则话题存在的主要意义。


然而回到晚睡对身体不好这件事情上,其实过来人时不时的都会强调。但现实的困境是,很多人都知道晚睡不好,但就是不早睡。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也强调,只要晚睡晚起,不就跟早睡早起拉平了吗?


只可惜,话归话、理归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实都是晚睡早起的情况,这就使得睡眠不足就成为难破的现实困境。并且站在正确性上谈论睡眠不足,人们多数时候都会指向工作繁重,可具体的情境真的如此吗?


平心而论,工作繁重肯定会导致休息时间的减少,但是就普遍的工作来讲,并不会长期的处于繁重状态。于此回到睡眠不足的问题上,大概就要追溯生活的节律性。从这个层面理解“90后姑娘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话题的持续霸榜,大概就更为容易一些。


毕竟类似因上网、追剧熬夜的人已经是普遍性的存在,并且多数时候,人们在熬夜之后可能也得不到良性的反馈,甚至明显的感到精神空虚和身体不适。可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无法摆脱夜的诱惑,不得不说这是个难解的困境。


依照人类睡眠科学中心教授马修·沃克的说法,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睡眠,并且关于睡眠不足也只是给出影响层面的结论,而对于导致睡眠不足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也就是上网、追剧这种现象大概仅是局部存在。


说到底,上网、追剧回到具体的涉入因果里,也可能只是工具层面的通路,而对于行为背后具体的人来讲,更多是为回避生活强加的焦虑,就好像在快节奏的工作之后,只有躲进深夜之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然而很多时候,这种自己的空间其实也是虚幻的存在。总而言之,通路的增加,工具的繁杂,非但没有减轻人们的焦虑,反而在不能对症下药的现实困境里,只会让更多人走向空虚和不能自拔,这似乎是比睡眠不足更为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谈到休息时间被压缩的问题上,人们总会笼统的强调生活节奏这个模糊的概念。可事实上,从精力被分散的角度审视,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打散注意力的消费品太过充盈,甚至有通胀的趋势。


不得不承认,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很少出现停顿,少有间隔和休息。甚至当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混合后,就算一天再增加一倍的时间,可能还是会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人类已经被彻底机械化,就跟电脑一样不停的工作和游戏。


只是这样的问题就算被提在明面上,也不见得人们会立马听进去,并且立刻改变生活作息,让自己的休息节律变得健康起来。所以很多时候,那句不见棺材不落泪确实把人性描述的很真切,起码很多人的秉性里都有这个基本特征。


坦白讲,比起敬畏看得见的规则,我们更要敬畏身体里看不见的节律,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直面所拥有的生活。要不然一味的透支身体内部的有限能量,总有一天会彻底垮掉,到那个时候,可能就不是调整休息就能恢复的问题。


就以“90后姑娘熬夜10年长出老年斑中的温和结尾,其实更像是某种层面上的隐喻,虽然话题中并没有透露当事人其它方面的不适,但是仅就她长期熬夜的事实,也算是给众多热衷熬夜的人打个预防针。


当然这样的话题未来还会出现很多。虽然我们知道因果关系不见得对头(熬夜和老年斑、熬夜和猝死),但是作为社会话题的呈现,只要存在积极的意义和趋向,似乎我们也该打量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