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子被踩头围殴:同伴想开车解救却将他碾死,为何围殴者会傻眼?

(2021-02-20 19:59:42)

2月20日凌晨,在广东湛江一酒吧门口,两伙人因车辆剐蹭问题触发围殴。期间“被围殴男子”(罗姓)的同伴意图驾车冲撞对方时,因未看清楚“被围殴男子”倒地的位置,致使“被围殴男子”被碾压并卷入车底拖行,最终导致“被围殴男子”抢救无效死亡。


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仅看媒体的简述及警情的通报,也只能弥合案情的生发逻辑,而对于从“剐蹭纷争”如何演变成“群殴事件”,以及“群殴事件”如果异化为“失控事件”,可能现场的监控视频更为直观一些。


要知道,酒吧门口发生“群殴事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虽然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纷争的触发都是小摩擦引起的,可是纷争但凡展开,可能更多的意义就不再是为解决小摩擦,而是为释放酒后英雄气而存在的豪行。


就以上述事件的现场监控视频来看,群殴的参与者中可谓有男有女,这也再次证实酒吧基本上算是异性社交的场所,基于这样的现实,似乎“小摩擦”走向“大冲突”也就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因为在酒精和美女的策动下,男性更容易走向失控。


但是这里面有个大前提,如果不是“被围殴男子”同伴的“自杀式解围”,可能所谓围殴最多也只是拳打脚踢,总之出人命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这一点上,从“被围殴男子”的同伴开车将“被围殴男子”碾压并卷入车底拖行之后,围殴者们瞬间的傻眼表现也能看得出来,坦率地讲,围殴者们是很惊诧的。


因为不管是不是他(她)们直接造成的恶果,他(她)们都算是摊上大事儿了。说到底,要是他(她)们预料到剐蹭纷争会引发人命案,大概率是不会拳脚相向的。不得不说,在群殴者的后果预设里,其实也是存在后怕的,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太过想当然而已。


事实上,酒吧被打上“没有正经人”的标签已经很久很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百分百的道德偏见,但是就现实的图景来看,真要是想正常的享受闲暇时光,还是有更好的选择存在,尤其打算谈正常恋爱的人,还是少去为妙。


当然,之所以这样强调,并非是说去酒吧的人都不正经,而是就正常生活的尺度来讲,老是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很难走向所谓的美好生活。尤其对于初涉社会的女性,这方面就更应该谨慎一些,因为在酒吧被侵犯的女性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我们都知道,酒吧的营业时间多在深夜,这种情况下,但凡酒醉很容易发生意外。对于女性来讲,被性侵的可能性很大,而对于男性来讲,被掠劫财物的可能性很大,总之无论男女,在酒吧中常泡,基本上都很难不出事儿。


另外,酒吧成为打架场所的高发地,除却酒精的催动,更为主要的推动在于“打架的男性更帅”已经成为年轻女性的基本认知,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是在年轻女性当中,却存在很广泛的“执念”根基。


甚至,在不少影视剧中,也总喜欢设置酒吧的打架戏码,就好像人类再怎么进化,都始终无法摆脱动物性中的厮杀本能。然而随着年轻人的成长,当初认为是不可一世的行为,终将成为残酷的青春底色(按照警情的通报:涉案中的人最大的才30岁)。


只是,当着女朋友的面子打架就真的能征服她吗?就算可以,可能也只是较为短暂的俘获芳心,而对于漫长的关系维持,那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存在。以至于绝大多数女性在婚恋的终局上,都会选择好人嫁了,而好人在世俗的标准里,大概率是不爱打架的老实人。


与此同时,人们常说“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可事实上,对于犯下大错的年轻人,没有不后悔的。所以,对于年少轻狂的人而言,最根本的硬伤还是不能准确的判断自己面临的处境,以至于完全是靠情绪行事,所以出事儿的概率自然也变得更大一些。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当围殴者看着“敌方自杀式突围”时,可能先是傻眼,但紧接着只能是凑上去看情况,把“被围殴的人”赶紧送到医院抢救。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情况下非致命的群殴事件,只是为打架而打架,而非是为致命而打架。


可是,很多事情并非是剧组排练动作戏,能喊停就停的。这导致,架打的多了,就算自己不动手,对方也会有挥刀自杀的情况。甚至,如果上述事件中被围殴者的同伴在冲散围殴者的过程中,把围殴者撞死,又会是另外的舆情图景,但总体上而言,都是不值得的,毕竟都不是双方打架的本意。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