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食堂员工用脚洗菜:“眼不见为净”,为何会转向眼见就抄检?

(2020-11-08 21:58:22)

近日,一段武汉某学校食堂员工“用脚洗菜”的视频触发舆论关注。就员工“用脚洗菜”的行为其实只是最触目的环节,还有员工将地上的香肠捡起来直接放入盆里,总之给人的感觉“卫生环境”很不好。事发后,校方紧急发布通报,立即约谈相关负责人,终止涉事堂食窗口的服务活动,辞退相关工作人员,并组织人力对食堂各堂食窗口的服务环节及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仅是看视频的内容及校方的通报,可能在两篇新闻报道之后,事件就意味着已经走向闭环。可事实上,对于类似的食品卫生问题,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来看,就公共食品卫生的问题,貌似只要吃不坏肚子,闹不出人命,基本上都建立在“眼不见为净”的基础上。


并且对于干净来讲,往往就是个模糊的概念,当然也是相对而言的。某种意义上,“干净”有两个层面的释义,其一:就是生物理论层面的干净与否,放在人的尺度上,就是吃进肚子里会不会致病;其二,隐喻层面的干净与否,也就是被道德化,视觉化,气味化构建起来的脏和干净。


所以,在探讨“用脚洗菜”的行为时,就需要搞清楚它本身到底触犯到哪个层面。一般来讲,约定俗成的道德尺度里,脚总是不干净的,就算在生物理论上被绝对无菌化处理后的脚,还是会被蒙上臭味的气息。因此就“用脚洗菜”的行为来讲,可能隐喻的追问更多一些。


要知道,对于“大锅饭”的后厨景象来讲,基本上卫生环境不会太好。很多时候,这跟厨师带不带帽子,用不用手套没什么关系。因为在看不到的地方,总会存在放松和偷懒的行为。事实上,就“用脚洗菜”这种行为来讲,应该比较普遍(洗土豆萝卜等不易碎的蔬菜时)。但因洗菜的环节用餐者看不到,就好像被合理化一样。


于此,也就能理解,为何所有的餐饮机构都会把用餐者可见的地方的卫生尽可能搞好。当然,不同的服务水准,这方面的“自我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就干净和不干净来讲,其实也存在预期的心理投射。这方面五星级餐厅和街边小食店确实是不一样的,但很多时候,作为用餐者确实会双重不标准。


从高级餐厅的抹布“一日一换”到街头小食店的抹布“几个月不换”,其实就能看出来“干净度”是个可上可下的问题。常有新闻报道某高级餐厅餐盘上检测出大肠杆菌,事实上属于肉眼不可见的卫生问题,并且我们也知道,可能那些论不上级别的餐馆这种问题更严重。


但是,就因为“大肠杆菌”这几个字眼,就让人感觉餐盘被屎尿侵泡过一样,以至于新闻报道过后,涉事餐厅的客流确实会一定程度受影响。然而,这种抗拒也不会太久,毕竟隐喻层面的力量会随着时间逐步衰减,以至于慢慢地消失在舆论的视野之中。


于此,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干净和不干净争辩到最后,就是个认知概念。就像人们都知道粪水很脏很恶心,但是我们从来不觉得用粪水滋养过的果蔬很脏很恶心。甚至,以健康理念出发,用粪水浇灌出的果蔬还被奉为绿色食品。


与此同时,“干净和不干净”其实还关乎关系的构建和对共识框架的坚守。一般来讲,家庭内的食品卫生干净度应该是被认为最高级别,起码就洗菜洗水果的用水量就会比公共餐饮多好几倍。而人们对公共餐饮的清洁度基本上介于过水和不带泥沙,就好像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够意思,在往上提升就属于良心释放。


所以,我们常说为保证用餐卫生,尽可能在家吃饭为好,这倒不是彻底否认公共餐饮的卫生,而是从对比的尺度上就卫生级别进行考量。因为,就算在家里吃饭,我们也很难达到所谓的无菌操作或是隔离一切隐喻性的操作。


甚至,你会发现在一些家庭中,一个母亲刚给孩子换完尿裤,简单用水冲一冲手,顺势就去切菜。这种行为要是放在公共餐饮的序列里,估计也会被打上各种不干净的标签,但是作为家庭成员来讲,好像也不会太在意这个问题。


不得不承认,从“眼不见为净”到“眼见就抄检”,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反击”。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卫生应该最被关注,但是伴随着各种乱象的产生,又会走向反击疲劳的序列,久而久之,自然就沉积为压抑的状态。所以,看不见还好,但凡看见就会走向无休止的“抄检”过程。


所以,当我们看到校方的通报时,总让人觉得“事情很大,问题很严重”。只是,对于涉事工作人员来讲可能还觉得很郁闷,毕竟用脚洗土豆萝卜那么多年没事,怎么被人用视频记录下来发出去就成为大问题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这比问题本身更为重要。


因此,在看待“用脚洗菜”的问题上,到底是只针对视频中的行为愤慨,还是包含对所有类似行为的集中愤怒,这又是我们需要厘清的问题。要不然,校方一纸通报搞得那么滴水不漏,总让人觉得有些滑稽可笑。当然,就国内学校食堂的伙食品质来讲,可能除却这是个问题,“好不好吃”也应该被多关注一下。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