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式催婚招数:对子女“足够尊重”才会催发幽默感

(2018-11-17 23:28:23)

花式催婚招数:对子女“足够尊重”才会催发幽默感

社交媒体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催婚”的话题,就直接的观感而言,多数时候“催婚者”都会被黑化。但是,就“花式催婚招数”而言,似乎又透着些许“喜感”。何为“花式催婚招数”,事实上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只要不是赤裸裸的方式,并且带有一定的幽默感,大概就可以称之为“花式催婚招数”。


“催婚”到底好不好,好像并没有太多定论。但是,就一波又一波的“催婚”讨论,起码说明“催婚”不受待见。父母希望子女早些结婚,基本上出于世俗观念的考虑。而子女之所以到年龄还不结婚,多数时候并非反对结婚,而是基于对婚姻的某种期待。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催婚”和“反催婚”并非对婚姻有分歧,而只是在态度上和时机上没有弥合。因此,“催婚”本身或许并没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催婚”的方式。如若父母比较有趣,可能催婚都会显得喜感无限。但要是父母无趣,就算是真心实意,很多子女也会觉得很烦。


说到底,有趣的父母真的很重要,要不然“催婚”也会提早“黑化”。就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结婚的,这个与是否提前进入婚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如今的“催婚矛盾”,更主要的是婚恋观中的“代际矛盾”。


作为父辈,婚恋观主要基于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可是,年轻一代人,无论男女都有更高的需求,除却基础的物质要求,有不少人希望找到精神伴侣。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会出现,父母很满意的对象,子女往往并不感冒。这种婚恋认知上的冲突久而久之,也就形成“催婚的矛盾”。


不过,就“花式催婚招数”而言,好像一些子女也并不是特别反感。他(她)们虽然内心有些许不爽,但是因父母的有趣儿,也瞬间烟消云散。很多年轻人,甚至将父母和自己的对话晾晒在社交媒体上,供众人品评,这种良性的亲子互动,着实值得深思。


坦白讲,就“花式催婚招数”而言,在言语的幽默之外,更重要一点是:“很尊重子女”。因此,也就容易出现“委婉的”,“幽默的”的对话。这种氛围中,就算子女对于“催婚本身”不是很认可,但是因父母的机智和有趣,也会变的不那么抵触。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亲子关系间一种很好的互动。因此,所谓的“花式催婚”可能更偏重“花式”,至于“催婚本身”已经被消解殆尽。这实际上,也体现出一种沟通的微妙关系。好的沟通,只是就问题而言的,而不好的沟通,可能方式本身都成为一种冲突之源。


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几乎多数冲突来源于“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的本质并不是“真诚”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尊重与否”的问题。而我们所谈到的“花式催婚招数”,其中的委婉就代表尊重,幽默就到表有趣,而尊重和幽默合二为一,自然就能将催婚产生的坚冰融化。


当然,对于婚姻而言,父母给子女建议,或者提醒子女,这也是好事儿。不过,就婚姻的选择,最终还是应该让子女自己决定,因为父母的任何强制力,都可能成为子女不幸福的源头。所以,就父母而言,在子女婚姻的选择上,还是尽量少插手为妙。


只可惜,有不少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几乎依赖父母的意见。从相亲到谈婚论嫁,从谈婚论嫁到婚礼筹备,几乎都有父母的影子,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一种很不好的循环,多数年轻人在婚姻结合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开心的走进婚姻。


有不少年轻人,需要很多年才能消散婚前结合的各种不愉快。当然,这个也不能完全怪父母,个别问题上也与子女的不成熟有关系。所以,无论怎样,子女先独立起来,父母也本分起来,有关婚恋的事情也就变得不再那么艰涩了。


我们可以理解,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但是,就婚姻的选择上,父母的关心一定不能超过子女自己的选择度,要不然子女的婚姻很难幸福下去。人毕竟是有思想意识的动物,不能仅凭物质基础就能完全决定嫁给谁或者娶谁。


从这个意义上讲,“花式催婚招数”的存在,也算是一种亲子关系的妥协。这种妥协的过程中,有赖于父母的智慧,也离不开子女的耐心。总之,看似出于婚恋观上的问题,实则是尊重本源的回归。只是,这种看似很小的事情儿,很多人却总是处理不好。


说到底,不责怪,不讲道理,不争辩,就是一种理解和体谅。这些道理可能多数人都懂,但是能把其应用到沟通中的人,却并不多。因此,“花式催婚招数”才会被奉为一股清流,子女虽然不一定认同,但是内心却是服气的,毕竟父母很委婉,很尊重自己。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