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士交班时猝死:为生命求饶是件难事

有媒体报道,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人民医院一名23岁男护士,在12月27日早交班时突发疾病导致猝死。依照媒体的说法,“猝死护士”中多为女性护士,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男护士猝死,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无论如何,发生这样的悲剧,对于一个青年而言,着实是残酷的。而面对生命的凋零,或许“好儿子”,“好朋友”,“好同事”,“好职工”这些周遭评价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说到底,人首先得活着,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否则,再多梦想,再多情怀,再多爱也将落空。多数人不信命,总以为生命还在,趁年轻肆意挥霍,不留空白。类似如男护士猝死的事情,这些年发生不少。在物欲蓬勃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好像很擅长谋生,却不太懂生活。人们忙碌着却睡不着,人们欲望着却性爱疲软,每一个人都在期许未来会更好,可谁也不知道,明天的自己还会不会依旧活着。
这种目的无期,却停不下来的生活状态,让生命不得不成为被摧残的对象。很多人总说要善待自己。可实际上,一旦开始生活,很少有人会为自己的“生命求饶”。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向来提倡“正能量”,多数时候只有沉浸在“奋斗和拼搏”的氛围中,才算人生赢家,否则就会被认为是颓废。
这种以外界评价为支撑的人生模式下,自然少不了浮嚣。比如害怕在别人眼里不成功,害怕自己赶不上邻居的生活步伐。早已衣食无忧的人们,却总在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叹不已。成功学有催人振奋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让很多人走向死路。这种人生要成功的标准,已经让多数人患上“不成功病”,也就是人们常说得“焦虑症”。
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塞涅卡很形象的将物欲困局描摹,也给我们留下思考和沉重。
是的,在物欲的困境之下,为了缓解焦虑。多数人只好打着鸡血不停的忙碌工作,不惜以消耗生命的代价换得内心的物欲的满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生命被耗尽,才明白活着有多重要。只可惜,大多数人在生命没有到最后关头的时候,总不愿意为“生命求饶”,给身体一些补偿。
是的,为“生命求饶”确实是件难事。可与此同时,生命反馈回来的死亡代价,却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重量。有人曾问我,“月亮和六便士”你选谁。我很坚定地说,我选择生活。生活有拼搏有理想,也要有恬淡和闲适。有物欲横飞,也要有书香萦绕。这些本不应该矛盾的事物,合理的融汇才将生活变得可歌可泣。
是的,为“生命求饶”确实是件难事。很多人要买房,要生孩子,要赡养父母,这种时候他们停不下来。在他们面前只有一种选择,只有向前才有希望,否则漂泊所带来的沧桑将功亏一篑。只可惜,成功在即生命却耗尽,谁又能说得清这是命还是祸。
是的,为“生命求饶”确实是件难事。都在奔跑,步伐缓慢的有时候都好像是一种停滞。人们来不及等待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只为那些繁华愿景一路向前。只可惜,生命是个大循环,只消耗不补给,终将走不完人生的长路。
对于23岁男护士猝死而言,他和他的家人是最直接的受难者。他承载悲剧,他的家人承受痛苦。只是,当一些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社会意义时,让人感到一种窒息的愤懑。无论如何,猝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都是一种悲剧。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更是打出催泪的口号“以后的路我们替你走”。看到类似的话语,我不禁感到一种失落。是怎样一种逻辑推理,才会把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与工作的伟岸联系在一起。而要证明护士工作的伟岸,就非得用猝死实证,这是多么残忍和荒谬的逻辑。
身处在同一个时代,每个人做好自己,不惹麻烦,整个社会就自然和谐无恙。谁也不要鼓励或者赞美他人多做牺牲,即使那些牺牲确实可证明美好的愿景存在。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如果说因工作忙碌而猝死,只能说明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工作企业,在划分工作量上可能存在不科学的分配。
“为生命求饶”确实是件难事,但要活着走完常人的人生,大概需要社会和个人都要有所努力。无论如何,生命是可贵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死亡不远也不近,就看我们能不能向“生命求饶”,在奔跑的路上,等一等身体和灵魂。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