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一则题为“漂亮姑娘相亲惨遭奇葩理由拒绝”的话题被围的水泄不通。依照媒体的信息增量,男女双方算是门当户对,基本配对条件也相当。女孩身高,颜值也不算差,但可能男方对女方“没感觉”,于是拒绝。不过,拒绝的理由却让人感觉很奇葩。大意是:“女孩子长的很漂亮,唯一不喜欢的就是女孩子的父母长的丑,怕隔代遗传”。
从舆论的激辩程度上讲,这似乎又是一次“相亲坑爹大围剿”。我们不得不承认“奇葩相亲”是一种市井大杀器,这就导致大众在面对这种事情时,不免失控。但事实上,不少相亲者真正面对相亲时,即便不当面Diss,也会在背地里互戳脊梁骨。这种言语上的互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貌似很多人的“存在感”是靠诋毁他人才能得以体现。只不过,背地里Diss就是一种“笑谈”,直面相杀Diss自然就成为“车祸现场”。
然而,当我们设身处地的去感知,或许能说出“你爸妈丑我怕隔代遗传”的男子,可能并非骨子里真坏,站在一个“表达适当与否”的尺度上去看,大抵就是“人贫嘴贱”。如若“类似的话语”用作朋友间开玩笑,同事间打趣着实没什么问题。但用在拒绝相亲者的态度上,着实就是一种伤害。因为相亲过程中的很多态度,都会成为彼此印象里的一种底线,如果轻易戳破,自然就连基本的社交关系链都难以维持,何况是真刀真剑的婚恋关系。
这从洪流般的舆论中也能看出来,“知道不爽”和“体验不爽”着实是两码事。如若把这样的“相亲尴尬”从社交角度去看,大抵出现这样的互诋,主要来自委婉能力的个体性丧失。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少人把直面Diss奉为日常圭臬,总以为能把鄙视玩出花样是一种能力,却从来不想对方的接受能力。
只是,绝大多数喜欢用Diss表达态度的人,只有亲身经历被他人Diss时,才发现委婉的态度着实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能力。因为被尊重是一种人性的自然趋向,哪怕浮于表面的应付,也是必要的补充。坦白而言,很多人在群体中的时候,还能较为适当的表达自己的委婉能力(可能为维持公众的印象评判),可一放到人少的境况中时,就瞬间丧失。
回到相亲的舆论场上,印象好与不好,感觉够与不够,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从婚姻与恋爱的角度出发,这是两个人的事情,能不能成为恋人或爱人,主要看两个人的意愿。可前提条件,还是尊重为先。哪怕最后都没有看上对方,或者只有一方“满意”都没什么问题。这也说明不了两个人有什么问题,或说明谁存在个人缺陷。因为在正常的婚姻里只有合适与不合适,而没有谁比谁更好(这里排除那种条件匹配的世俗婚配)。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就更不能轻易去Diss对方。尤其作为男方而言,在拒绝女方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拒绝的言语。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可说自己觉得“不合适”。真的没必要用那种伤人的Diss言语去拒绝别人,说好听的是“没有分寸”,说难听的就是“傻逼一个”。
讲真,面对相亲者,拒绝方式有很多。最朴素的方式莫过于“不合适”或“做朋友”,再不济就是见面一次后“冷处理”(不再联系)。至于拿对方父母颜值说事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言语暴力,更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相信正常人都不会坦荡接受,即便这是一个女性对男性的说法,男性也会受不了,何况这就是男性对女性的言语。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Diss泛滥的时代,但我们依旧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去Diss,什么时候不可以去Diss。场合需要分清楚,场面需要搞清楚,否则当Diss别人的时候,除却伤害别人,也同时让自己的人设崩塌,不得不说滥用Diss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