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弃真情”如何摆脱残酷交易的囹圄?

(2017-10-23 22:12:05)
“不弃真情”如何摆脱残酷交易的囹圄?

山东巨野,人们对赵凤兰并不陌生。她三十年前和丈夫刘作战结婚,婚后不到半年,丈夫患上类风湿关节炎。但她不离不弃,并为丈夫生养三个女儿。生活中的婚姻宣誓较为常见,可真能做到:“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分开”的却并不多。于此,每当生活中出现类似的“不弃真情”时,人们总会习惯性质疑,用残酷交易去囹圄,总之自己做不到也不太想让别人去实证。

想必多数人都见证过他人的婚礼,不管是“世俗的婚姻”还是“爱情的结合”,在婚礼庆典时都能千篇一律的表现出很浓的“不弃真情”。主持人千篇一律的台词,新婚夫妇也会摆出视死如归的姿态,好似这普天之下尽是“好姻缘”。只是,在当下社会的主流婚恋观念里,人们基本上还是“希冀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婚姻这种社会组织方式,在很多人(女性偏多一些)的认知里,还是一种重建生活的“顺风车”。爱情作为一种黏合剂,更多时候只是让生活看起来很美。真正有自知或知他的婚姻格局的人,实际上并不多。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在现代社会里,依旧存在那么多“房车婚姻”、“交易婚姻”、“彩礼婚姻”。某种意义上,这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婚姻并无实质区别。本质上就是赤裸裸的交易。这也自然催生出“我有倾城美颜,你有黄金满屋”的匹配逻辑。

事实上,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能见到的残酷实际上都被掩盖过多次。旁人所能触及到的现实很难抵达当事者的处境,所以在实际的情感舆论里,一直都对婚姻和爱情讨论不休,大抵是因为现实生活里人性都相对残忍。于是,不管是名人的婚姻,还是普通人的爱情,总会受到主流浮嚣情绪的裹挟。

这种想打破却难以挣脱的困境,并非外界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都来自人们对婚姻消耗他者意识的宣泄。不管男女,在选择配偶上,都会下意识提出一堆“要求对方”的条件,但从来都不会客观的对自己进行评价和要求。

婚姻中讲匹配,实际上比谈爱情更靠谱。一旦上升到匹配的高度,大概就不得不谈婚姻的义务和责任。这也就更好的为“不弃真情”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坦白而言,用爱情装饰婚姻,某种意义上就是为“抛弃者”找借口,为那些“交易婚姻”找出路。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里,十之八九的婚姻存在交换的成分,这也就显得那些凭借感情能一跃到婚姻门槛的人们比较不容易。即便主流观念中总强调婚姻的核心是精神契合,但往往溃败的婚姻里,多半都是物质基础出现不稳的时候,婚姻就开始岌岌可危。像赵凤兰这种“不离不弃”着实可称得上一种时代风范,只是这种看起来有市场,却无人实证的精神世界,就如有价无市的房地产一样充满尴尬。

讲真,把生活格调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景。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沉静在现实主义中难以自拔,所谓的浪漫主义也只是披着羊皮的狼。说到底,赵凤兰的浪漫背后,更多是对婚姻的责任。“不弃真情”的世界里,仅仅是爱着实难以延续,我们更愿意相信,赵凤兰的“不弃真情”是对婚姻责任的实证,大概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信,绝大多数人周围都会遇到“妻离子散”的家庭,有因生意破产者,有因债务不抵者,有因残疾不振者,又因大病难愈者,总之有一方(男性变故的情况较多)不能创造财富时,家庭就开始摇摇欲坠,家慢慢就开始解体。因为在世俗的观念里“不想被耽误”几乎充斥着主流情绪,只要当事者稍有不坚定,家就跟着瞬间解体。

所以,在面对赵凤兰的事情上(“不弃真情”),人们自然就会流露出崇尚的表情,但这依旧难以成为一种普遍情况。因为,在残酷的交易逻辑面前,那些好的愿景只是囹圄在玻璃房子中的珍品,它们好归好,但却不会成为主流。这种逃不出物欲的“现实境遇”,着实是当下人的一曲悲歌。

作为个体,要想拥有一种完备的婚姻格局,最重要一点还是“自知自给”(女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婚姻中出现任何曲折,自己都能做到不惊不慌。而且也能在对方(男方)出现困难时继续维持家庭的运行,这也就容易出现更多“赵凤兰”。

只是,现实中,很多婚姻都建立在交换的逻辑上,(女)颜值+身材=(男)多金+背景。如果女性因为变故导致(颜值、身材)不完美,男性就开始向外继续寻求更好的(颜值、身材);如果男性因为变故导致(多金、背景)落空了,女性就开始向外继续寻求更好的(多金、背景);显而易见,这两种悲剧的根源是因为交换的逻辑。自然谁也不把谁太当回事,自然就难以出现“赵凤兰”的模式。

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实”毁掉人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个个心怀鬼胎,自然也就毁掉自己的婚姻,从而难以建立“不弃真情”。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