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学生”的苦日子:没钱也要社交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7-08-20 17:51:28)
“穷学生”的苦日子:没钱也要社交的时代已经到来

每每临近开学季,“上大学”的成本就会被“开扒”,大抵是想说明,在就业面前和生活费面前,“穷学生们”是该给个说法。实际上,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来看,每个阶段的教育成本都不低。甚至,都会比大学教育的成本高。不过,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对大学之前的教育成本多数采取“鸵鸟政策”,即便花费再多,也只能忍着。

二胎政策再好,可是年轻夫妇的心里早有一个算盘。生不起与养不起比政策更为有效,那种把不生或者少生奉为觉悟高的逻辑,已经慢慢开始被瓦解。我认识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富足的朋友,精神觉悟也不错,基本上都会选择二胎或者三胎。当然,他们根本不会考虑政策的因素,就是觉得“孩子多,欢乐多”。

说到底,能养得起,谁还会去禁欲避孕,堕胎流产。大多数年轻夫妇没等生,就被幼儿园一年几万的学费给吓到不孕不育了。所以,对于晚婚晚育,高龄产妇而言,别总拿“觉悟提高,响应政策”说事儿,根本就没有的逻辑。

一个孩子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着实是一项很大的投入。正常的生活起居、一路而上的教育阶梯,每一步都将会耗费大量物质财富。很多家长即使明明知道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机制不太好,可是主流的方向就是如此,心里不爽又能怎样?

所以,该上早教班还得上,该补课还得补,精明人再多也抵不住潮水的方向。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素质教育的模型,可是依旧与脑子里意淫的素质教育不是一回事儿。考高分依旧是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这个十多年来依旧没变。

十年前,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六七百的较为普遍,偶尔冒出一个千元户,大抵就会被打上“富二代”、“百富美”的标签。十年前,“生活费”其实就是伙食费和电话费。如果、平日里再能省下一些,大抵还能买几件衣服。

十年后,一个月生活费过千很正常,偶尔有家长给孩子一个月一千二的情况,都会被质疑“是否是亲生的”。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都在一千五到两千之间,生活费已经开始有实质性的变化。伙食费已经是基本标配,大多数费用被用于社交花销。

于此,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为何很多学生会陷入各种流氓“校园贷”。毕竟,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脱不掉“穷学生”的帽子。十几年的教育已经让一个普通家庭濒临极限,上大学的预算基本上还是“伙食费”的标准。可是孩子们要社交,要玩王者荣耀,没钱怎能行。

现在的学生虽然没钱,但没有穷的观念。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社交丰富起来,比如“校园贷”、打零工。当然,这里说的“穷学生”还是指的大多数,个别的“富二代”、“百富美”确实不在范围内。对于人家而言,周末都要飞到北京去看演唱会,一般学生最好不要意淫,着实很扎心。

不过,十年前的穷学生确实是穷在骨子里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没钱就省着花,没钱就等食堂人少时,去吃一些简单的饭菜。至于社交而言,去网吧打通宵就算已经算很奢侈的方式;谈个恋爱也要精打细算为开房和买套套做打算。

总之,生活费就是伙食费,能谈起恋爱的都是富家子弟的事情儿,普通学生就只能意淫和自撸。我毕业后的几年,才明白为何很多家长总说:“大学不要谈恋爱,很影响学习”。坦白讲,多数是因为家里没钱,所以才希望孩子通过禁欲去节省开支。

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常人,大学期间确实是应该去谈恋爱的。人生很短,很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总把前途放在人生的重要位置上,终究是要烂掉和坏掉的。十年之后的今天,这一代大学生着实有改观,他们或许依旧会被打上穷学生的标签,可是他们骨子里不再有那么多“穷观念”。

不管有钱没钱,恋爱是要谈的,王者荣耀是必须打的,没钱也要社交的时代已经到来。十年前,学生们为毕业找工作犯愁,十年后很多年轻人开始挑工作,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的不高兴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方向。

就如我一个弟弟,毕业工作两年,突然裸辞,决定回家当健身教练。我问他为什么,他只告诉我“喜欢”。是的,十年前流行先就业再择业,现在这种观念已经在模糊。十年前初出茅庐,敢说“喜欢”,会被认为不成熟。十年后,如果一个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才是一种不成熟。

时间确实会改变很多东西,每一代人都会有新的烦恼。未来的年亲人,可能不知道粮食的匮乏,不知道工作的难找,却会为各种社交纷扰闹到彻夜难眠。是的,这确实是一个浮嚣的时代,有时候一天不社交,就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于是,只能向前,永不停歇。就如被巨石困扰的西西弗斯一样,永远焦躁,永远欲望满满。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