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学生昏睡,这是不少大学课堂面临的惨状。不过,当一位老师穿着清代龙袍给学生上课,背后的PPT上写着“道光皇帝的自述”的时候,让人感到难以言语。主流的声音一贯秉承“老学究”的姿势,不问缘由,就劈头盖脸的批评,直到体无完肤。
讲真,这种一面倒的情绪渲染,着实也是一种寒心之流。事实上,就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而言,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越来越差,玩手机和睡觉已经司空见惯。即便是“985和211”序列的高校,也难以摆脱,更何况普通高校的学生。这样的感受,只要在大学里有过一段经历的人,似乎都能有认同感。
主流媒体的声音和社交媒体的情绪,都在围绕“哗众取宠”在消费这个事件,并没有真正去看待事件背后的问题。就目前高校课堂的模式,绝大多数是以老师在讲台之上讲授,学生们坐在下面听讲,这种一对多的“植入模式”,一方面考验着老师的授课技巧,另外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克制意志和集中精神,才能保证一堂课的高质量完成。
当然,这种理想层面的模型,只能在少数学生身上实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手机以及其它事情驱散,完成一堂高效有序的讲授确实不是易事。再加上,大学教育模式中的考核机制,并没有升学教育那么严苛,即便上课不听讲,也不会耽误学期考核,这样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是没什么考核压力存在,自然上课就不会用心,除非老师“有趣有料”,才能笼络人心,让课堂充满生机。
回到,“穿龙袍”授课的事件上。除了直面看到老师的滑稽,更看到的是老师的无奈。一个本是授课传道的师者,能委身求全的成为一个课堂“小丑”,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地事情。不过,批评的对象我们却应该搞清楚,单单批评无奈的老师,只能让更多有心的老师走向绝望。
或许,“大众批评”早已习惯围堵弱势的模式,不管对不对,只要对面是单枪匹马,就总要摸摸脾气,劈头盖脸一顿。这一次,依旧如此,没有看到批评学生的涣散和教育的模式,却只看到大写的“哗众取宠”,这样的时候,想看到明天的教育更好,是不是有点天真。
正是这样的模式推动之下,我们才发现绝望和无奈之后的举措,总是充满荒诞。总看到老师变小丑的台前滑稽,却没看到台下昏昏欲睡的万千失业大军。有朝一日,他们真正面对考核,面向现实的严苛时,或许才发现,那些年的注意力真的被狗吃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小丑”般的老师时,不要慌张,不要嘲笑,更不要批评。毕竟,在未来的社会考量过程中,这些愿意委身的老师也许才是决定你不失业的最后那根稻草。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