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拉面哥”走红,只因动作妖娆、套路魔性。常人见惯了一本正经的拉面模样,突然杀出一个妖娆摄魂的尤物,自然惊天动地,满屏追着。当很多人都在艳羡走红的势头,刷屏的节奏时,拉面哥的一句:“自我救赎”瞬间将场面冷却了。
拉面哥在面对舆论的围堵时,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个“演员”。对于他而言,拉面属于标配能力,拉客才是顶配的实力。别看红的时候能搅动山河。调动屏幕,可是真要遇到店面清冷,客人寥寥,老板才不管红不红,“演员”没人气,走人是永远不变的宿命。
对于“拉面哥”而言,虽然在社交舆论里,早已红成一片。然而,回到市井生活里,却依旧悄无声息,成家立业依旧是难以逃脱的命运,网络和现实的割裂,就是如此荒诞。舆论里的王,有可能只是一个人生边角的“小演员”。即便再怎么魔性,拉面哥终究是拉面哥,生活照出来的只是演员的身份。
有时候,我们都容易被人性中的矫情蒙蔽了双眼,看不清很多事实的真相。就好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事实是,面朝大海的房子在大清早会被一股浓浓的鱼腥味包围,空气中自带强烈的咸度。人们所想像的白衣长发,有可能只是一种心灵寄托,实际上诗和远方并没那么简单。
对于,拉面哥的“妖娆魔性”而言,只是游客的诗和远方。并非红成一片的漫漫景象。生活本来就是双面的,喂马劈柴是诗意的远方,可是清理马厩、手掌之茧就成了隐隐作痛的苟且,逃不掉,抹不去。
即便被称为艳遇之城的大理,却在不堪的客栈丑闻中慢慢褪色。或许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既有逃离喧嚣的静谧,但是也难敌苍蝇绕膝和不规则的建筑工地烦扰,这就是生活,诗和远方的反面往往充斥着苟且。
或许,是太缺乏冠冕堂皇,需要身披盔甲。亦或,是心底太脆弱,需要诗和远方滋养。然而,生活终将赤裸裸,人生总是难以逃跑,越是害怕失去和失控,却总是难以完满。拉面哥的“妖娆魔性”可以是诗和远方,把你从千里之外引向成都,可是回到拉面哥的生活里,他只希望开面馆,娶媳妇,过上你所厌倦的平淡生活。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