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艾色变”是孤独案板上的屠刀

(2016-12-02 00:34:23)
“谈艾色变”是孤独案板上的屠刀


每一年的今天,都会有相应的艾滋主题“关爱”活动,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是举步维艰,局面依然那么冷酷。活动管活动,现实归现实,在艾滋的世界里,依旧是充满歧视和孤独。

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被感染时,脑子里或许就一个念头,被判死刑。这种观念,一部分来自对死亡的恐惧,另一部分基于周围人对艾滋患者的不接纳。

历史上任何超级的可怕疾病都会带来相关的恐惧症,如狂犬病恐惧症、癌症恐惧症,病人由于对某种疾病怀着深深的恐惧,而不断“强化概念”,认定自己已被击中。

艾滋病同其他超级疾病相比又有特殊性,它一直被认为与道德、伦理、法律有密切关系,容易使患者产生精神负担,也使少数非艾滋病人群产生强烈的病态恐惧,从而造成患者心理和行为异常。对待艾滋病,两种态度最要不得:一种是恐惧,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恐惧的来源是不了解;一是歧视,来自我们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

一年之中,单靠一次主题日,似乎很难有所改变。要从根本上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偏见和歧视,得从医学和文化上改变人们的观点,法律保障了这些边缘人群的权益,却无法改变他们受歧视的命运。当我们一次次看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勇敢地现身说法,出现在大学讲堂和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时,为他们的胆识称好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在潜意识中培养自己对艾滋患者的尊重。

事实上,不仅普通群众“谈艾色变”,就连一些部门,也经常做出违反防艾基本常识的行为。比如《沐浴业管理办法》,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着位置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患者入浴的警示标志”,明显存在“谈艾色变”之嫌。殊不知,公共管理“防艾过当”,势必会对社会造成误导,也势必会加重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然而,艾滋患者也是公民,人身权利同样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相反,一些歧视性的“防艾过当”行为,可能会导致部分艾滋病患者故意隐瞒病情,给社会带来传播隐患。
  
虽然就业等权益受到侵犯时,艾滋病患者可以用法律来与之抗衡,但是无形中所受的歧视却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愚昧落后的偏僻农村,就像顾长卫在《最爱》里展现的那一群人,在“热病”包围中,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无休止的冷眼和嘲笑,在那种情形下,最可靠的还是最爱之人的体温。因为,爱的温度才能使他们有生的可能,有坚韧的希望。

所以,在“谈艾色变”的氛围里,请别再孤独的案板上挥动你的屠刀了,它所带来的坏影响,比艾滋本身的破坏性更大,更远。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