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贩与城管的流氓主义“叨逼叨”

(2016-07-25 16:52:06)
    扬子晚报题为《商户占道不怕罚,机智的城管:你占我也占》的报道看起来耳目一新,却也充满蛋疼。按照报道中的描述,苏州工业园区湖畔天城商业街上有多家烧烤店,湖畔天城小区的居民经常投诉烧烤店占道经营,城管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力度,采取了很多办法,约谈、整治、处罚,但都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城管部门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执法方式:在湖畔天城商业街上,摆满了一排排大型绿化树箱,种上415棵桂花树,绿化树箱间隔非常小,不影响市民走路,但想在其中摆上一桌烧烤,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这样一来还真把占道经营“挤走”了。

    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其实从根源上来讲,一直都是社会公共问题中的棘手症结。貌似城管与商户历来都是老死不相往来。一边是城管们被渲染成仗势欺人,一边是商贩们被扣上不讲理的大帽子,到底谁对谁错,一直以来真真假假分不清。站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不同结果就出现异变。所以这些年来,主流舆论中基本上都是各打五十大板,虽然有几个重大的“血案”对相关制度有所推进,对执法和经营有所约束,但是在混乱的秩序下,依旧充满各种流氓主义。

    虽然新闻中的城管貌似“取胜”了,但是这并非真正的胜利,因为手段的根源上,并非是制度,而是一种道义上的制衡,所以用不了多久,这种方式只会催生更狡猾的方式,显然这又成了典型的“叨逼叨”模式,徒然不解决问题,最后只能破坏生态。试想,如果商贩不能经营,最直接的利益受损者是商贩,紧接着出租户就会显露出来,最终整个商业街会死掉,商贩逃离,小区的商业配套生态就会面临瘫痪,受害的还是小区居民,由此看来,民众依旧是“叨逼叨”大战中的炮灰。

    貌似看到的是一种很创新的柔性执法,但是并没有基于制度化管理,所以结果也不会太理想化,只是暂时的一种曲线救国行为。并不能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模式。一个商业街上,满大街绿化树箱,让人觉得有点萌。对于商贩来讲表面上不敢硬碰,不过最终会把损失的部分加到普通民众的头上,到时候民众又会成为搬走绿化树箱的动力,细细想来,民众就像一个情绪陀螺,只不过在流氓主义“叨逼叨”的模式中起到了催化作用,但是根本上却是受害者,细细想来,这又是何苦?

    最后分享一个民间小故事,

    一年前,一个卖焙子的大叔总是“缺勤”,有一天我就问大叔,为何你总是不能“全勤”卖焙子,后来他告诉我,交了“保护费”就可以卖,不交就只能呆在家里。也许是因为我吃不到早餐的原因,顿时觉得很生气,都尼玛什么时代了,还保护费,这是有多扯,但是我相信那个买焙子的大叔说的是真话,因为他的买焙子钱是用来给老婆治病的,那些收保护费的家伙你是否知道你们在要一个人的命。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