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国者为何喜欢睡“受害情绪”这张床?

(2016-07-20 11:39:37)
    有关爱国主义大考成绩单已经出来了,面试环节基本已经定了调调,抵制需理智,爱国要客观。但是在整个答卷过程,进场过程所看到的一切,依旧是过去的老硬伤,作文表达毁三观,数学计算忘逻辑,外语听力装糊涂,结果已经很明确,这届爱国者除了没水平还没头脑,但是他们却只选择性记得历史课本里的“民族受害”,这种事情当然比较正常,最不正常的就是平日里都能平心而对,到了争议的时候,就开始翻旧账,而且是那种最不解决问题的方式,爱国就爱国,为何要把搞破鞋撒娇的性子也使出来。或许在考试成绩单面前,也该好好纠错了。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掂量一下自己到底是爱国主义者还是民族主义者。或者,在我们下次用“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言论之前,可以也应该首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直觉是否准确。“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这一对概念,虽然含义相近,却又存在重要差别。同样一种行为或言论,有些人会将其解读为民族主义的表现,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将其理解为爱国主义的表现。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更加准确与客观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区别?区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把自己作为一国公民的自豪感单纯建立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之上。所谓“民族主义”,是指人们认为自己的国家比其他国家更优秀,并因此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国家。所谓“爱国主义”,则指人们认为自己与祖国之间存在情感上的密切联系,而这种具有自豪感的联系,往往不涉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主要生发于对本国特质的欣赏。

    第一种,来源于外部的压迫和侵袭,是一种应激性的自我防卫心里。对于一个群体来说,越是受到外部打击,就越是向内部寻求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党派,甚至是一个小区的居民都是如此。这种可以简单称之为“受害者民族主义”。这种心理容易衍生出极端排外,甚至暴力行为。各国新纳粹,基本都是从这种民族主义里面产生出来的。

    第二种,来源于本身的优越。这是一种由优越而衍生出的群体自豪感、认同感。一个群体越是出类拔萃,越是鹤立鸡群,这种情绪就越浓厚。这种可以简单称之为“优越者民族主义”心理。这种心理容易衍生出歧视。美国那种“USA, USA”的红脖,基本都是这种民族主义。他们并不排外,但自视甚高。

    中国人民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其实起源于第一种心理。这是在长期的外国侵略、割地赔款之下产生出来的自我防卫心理。这种思维很容易演变为盲目排外。那些上街砸车的人,如果不是趁机发泄的社会流氓,那么就是受这种心理的驱使,貌似这种所谓的爱国者很喜欢这张席梦思床,因为无成本,好翻身,所以总是屡试不爽。然而这并不是中国眼下民族主义的全部。自2008年以来,第二种来源的民族主义在中国日渐崛起。这是因为中国国力日渐增强,科技、军事、经济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民族自信心增强,逐渐衍生出第二种民族主义。理论上来讲,当第二种民族主义高涨的时候,第一种就会消退。原因并不难理解。第二种来源于民族的强大。而强大的民族,基本不太可能受到外部的侵袭。然而中国眼下却是处于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期,第一种民族主义仍然高涨,而第二种民族主义已然兴起。主要是因为中国发展较快,使得中国贫弱期出生的一代人通过对下一代的家庭教育而留存的受害者民族主义还仍然强烈,而中国兴盛期已经逐步到来。80年代以来的韩国,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都曾有过类似的情况。这不仅仅是意识过度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时期的问题。

    这种情况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减少对于过去屈辱历史的重视,而应该注重培养新一代国民更加宽容、开放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大国国民理应拥有的思维方式。而且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和不足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能妄尊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需要的是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的国民。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