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导游为何总是那么凶?

(2016-01-31 23:28:35)


    云南网报道,云南导游车上发飙的视频又一次引发一片哗然。视频的内容大致如下:“你们自己摸着良心,你来西双版纳花了多少钱,如果你们自己来玩的话,至少一个人要交两千元钱。一毛不拔,铁公鸡,到一个地方一分钱不花,白吃白喝,心安理得,天上掉馅饼给你们,我都替你们害臊!”

    云南导游与游客“干仗”几乎快成了例行“节目”,使用百度为搜索引擎,输入“云南导游”,随即跳出无数条类似消息。相比以往“不满一万元就弄死你”的事件,此次该版纳导游稍显“温和”,视频显示, 中途有人打进电话,该导游对着电话说:“无所谓了,下岗就下岗了,我饿不死的。” 接着挂上电话继续发飙。值得关注的是,在导游发飙期间,除了这台录制视频的设备在工作外,车上游客并未吭声。对于导游逼游客消费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一次旅游高峰期都会迎来这样的事情。但是对于背后的原因,其实并非只是导游单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追问。

   据报道,一些导游群体如此“重视”乃至依赖旅游购物是有经济原因的:导游是一个无底薪无保障无尊严无身份的职业。现在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拿计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保险,“带不到团就吃不上饭”。90%多的同行没有基本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正因为如此,导游职业生存现状艰难,让不少导游萌生退意,主动或被动地面临着转行或歇业,导致导游群体流失严重。在一些地方,导游的从业性质没有纳入正规的劳动体系,职业身份模糊,“为了赔偿被认定为农民工”。导游等级评定制度确立数十年,至今仍未被纳入国家职称评定范畴。“不算职称就意味着劳动、人事部门不认可,和福利待遇不挂钩”。这样的时候,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导游总是那么凶了。

  当今社会,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旅游业是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导游是旅游行业的主体,其工作态度与作为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兴衰。因而,导游应和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一样,同样要受到尊重,其合法的权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要切实得到保障。为了避免导游强迫游客购物而引发的纠纷,应当且必须解决好导游的经济收入问题,在体制上、法律法规等诸多层面让导游成为一个有底薪有保障有尊严有身份的职业。虽然做到了这些,未必能保证所有导游都不干强迫游客购物的事儿。但最起码从底层上能解脱导游逼游客消费的逻辑。

  但是,如果导游没有了前述的后顾之忧,不再为自己的薪酬、劳动保险等基本生存的要素发愁,相信绝大多数的导游是不愿意干强迫游客购物的事儿。因而,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引导导游人员提高从业的素质和职业精神,做到文明导游;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重视并解决导游人员的经济收入和劳动保障等问题。只有从多方面对导游群体的待遇、福利等方面着手,法律上保护他们的权益,相信导游们才会给游客们一个温和的映像。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