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之星”需要祥林嫂而不是阿Q?

(2016-01-28 01:24:20)
    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水域沉没,442人遇难,12人生还。2015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东方之星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建议处理43人。不到一个月,网上挂出了湖北表彰东方之星救援99个先进集体和253名先进个人的公示。根据《关于做好“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湖北省救援和处置工作表彰工作的通知》,湖北省公示了拟表彰单位和个人名单。

    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很多人明显在情绪上不能接受了,因为在整个处理的逻辑上,英雄与狗熊到底能否同台竞技成了一个值得追问的话题,一边是对狗熊们进行追则,另一边则是褒奖奋力救人的英雄们,这样的时候真的很难让人们能理性克制,所以在舆论上又一次陷入了吹水漩涡中。在中国民间,向来有“丧事喜办”的民俗习惯,这么做可以让活着的家属更快地从悲痛中走出。但是灾难事故之后的“丧事喜办”,却有违人心,特别是完全因为人祸而发生的灾难面前,绝不能如此操办。这样操办不只是对灾难的一种亵渎,更是对英雄的一种不尊重。即便是天灾表彰,我们也应该慎重,而这恰恰是包含人祸,狗熊们还没处理完,就来表扬英雄,这其中逻辑是否有点太冒失。

    任何一个生命的消逝或者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描述的伤悲。就算所有人都生还了、事故得到了善后的处理,这样的“奇迹”,也不值得任何程度上的渲染。灾难之上的“奇迹”叙事与表彰举动,很容易会制造一种遗忘与焦点问题的转移,而遗忘和转移焦点问题则会遮蔽真正的血的惨痛教训。因此,我们真正要渲染的应该是这种心态:不是奇迹,仅仅是减轻了我们的罪责,让我们能够每天的忙碌与寂寞之中,继续心安理得地麻木生活。这样的逻辑只会让人们漠视或者轻视灾难,而不是铭记灾难,灾难中的各种一等功,二等功,这些对于生命来讲不值得一提,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的错误改正而给自己发奖,这是毫无意义的一种精神麻痹,我们不需要在灾难中做阿Q,我们更需要在灾难中成为祥林嫂。

  我们潜意识里,总是有一种化伤悲为力量的冲动,这也许是对的,而且在灾难面前,我们正是需要这种激励人心的力量。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和警惕,这样的心态,往往也容易惯性地把坏事导向“好事”的结尾,很大程度上,这会导致人们在无形中被消解了对于个体生命的珍惜,与对灾难的必要反思以及对于灾难造成的追责。因为在公众语境里,这不是一项政府工作,而始终并将一直是一起惨痛的灾难事故。很少有人会去区分过错方是湖北还是重庆,大家只知道,一个原本该沉痛悼念的事故,到了年前居然成了表彰会。这一点民众很难理解,因为民众的逻辑是铭记,而不是欢呼。

  在突发事故中组织救援,原本就是政府的使命和职责。组织得当,是完成本职工作,救援不力,理当受到诘问。而如今,湖北却急着跳出来自己给自己挂上大红花,注定会招来更深层的反感,难怪有网友跟帖说,“分内之事,何来表彰”。由此看来,表彰就变成了相关责任人掩盖真相的遮羞布与推卸责任的魔术布,无助于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规避下一次灾难的发生,而一旦这种伎俩总是能够奏效,而且还能够如此不以为哀反以为喜,不顾来自民众的呼吁与指责的话,那么,这可能才是真的“阿Q”,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并不需要阿Q,在民众生命和国家财产面前,我们不需要那些红花大鼓,我么更需要的是悲天悯人的反思,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阿Q确实从骨子里就不配成为赵家人。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