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姬二叔
姬二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844
  • 关注人气:5,0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节大学生只能去消遣吗?

(2013-04-03 08:45:51)
标签:

自然

祖宗

不懂

就是这样

中国人

娱乐

                            清明节大学生只能去消遣吗?
                                  
                                     作者:雅典娜二叔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可是,就在昨晚就有不少同学已经开始筹划如何让去消遣了,“没课”的同学已经提前做好了外出旅游的打算。这么一整我半天没反应过来,我不经意间问了宿舍里老大一句,我说:“你们家清明节祭祖吗?”老大似乎觉得问题很搞笑,他淡淡的说:“祭祖是大人们的事,祖坟在哪我都不知道,祭什么祖啊!”听了老大的回答,我不知道这个“假期”国家为什么还要放,既然是为了“祭祖”才放的假,然而却不去祭祖,人人都成旅游团,不只是该可笑还是可悲。 
  
    记得在没上大学的时候,每逢清明节大人们总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去祭拜家族已故的亲人们,顺便在祭奠的时候回忆一些家族的往事,也算对我们后辈儿孙的一种鞭策和教育,可是自从上了大学后,就好像清明节被取缔了,我们这些个大学学生就再也没有机会去祭奠我们的先烈了,我们的一切被物欲的冲击蒙上了“黄金周的外套”,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外出旅游 ”,“与恋人逛街”,“同学聚会”等,很少有人说要去“烈士陵园”,“纪念馆”,“历史博物馆”去看看前人的“遗志”。于此,大学清明节放假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与祭祖无关,与文化无关,更与教育和启蒙无关。可见清明节离大学是有一段距离的。
   
    我一直觉的祭祖不一定要烧多少“冥币”,或者献多少“鲜花”,祭奠是一个心灵的自我检讨和回归的过程,哪怕我们什么也不做,只要去先烈的墓前看看,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也算一种生命的思考。人们之所以要祭祖,不是简单的要去安抚已故的先人或者对亡灵的怀念.更多是对人文情怀的自我体验和对生死的追问。中国人的祭祖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度都难以超越的,它被漫长的岁月早已凝成一章文化的史诗,它的存在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自我反照和总结,它也让我们认识到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只要精神还活着就能给活着的人以力量和慰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倡扬祭祖的必要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如果不懂祭祖,不懂追忆,也就等于我们不懂教训和伤疤。更难以担当守住民族深层文化的重任,又怎敢奢求他们守住“中国的国门”呢?
   
    我个人一直认为在整个清明节祭祖的群体中,大学生以及知识分子应该成为主力军,可是现在看来,祭祖的大都却是一些小镇市民和郊区民工,可是就算这样,还被我们的无知给带上一个“浪费的,迷信的,污染的” 大帽子,可见我们的没文化和没德行。我总觉的不是吃多了我们就能长胖,人毕竟不是禽兽,吃饭不是生活的全部,于此说浪费的人我看从大脑发育角度来衡量与禽兽无异;说别人迷信的人,我一直觉的他们才最“迷糊 ”一个人如果理性的都忘记了祖宗的“遗志”,就像一个人理性到了忘记了吃饭,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饿死”,可见其中的迷茫;说祭祖是污染的人是诚实的,但却是大脑僵化的,世界本来就是矛盾的,显然祭祖也如此,我们如果老是害怕孕妇的妊娠之苦,我看我们也没机会在这批评别人了,生活就是这样,污染是小,只要我们生活向前着,一切都容许。
   
    笔者也离家多年了,清明节自然也是没机会去亲自祭祖的,在这里倒也不是“大言不惭,滥语瞎论”不过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起那根我们心中的“良心的笔”。我们既然没机会去拜祭我们的先烈,那我们就写下对祖宗的承诺,写下自己对生活的回味,这难道不算一种祭拜吗?谁也没规定不能以“祭文” 的形式来祭祖的,祭祖是唯心的,只要用心便是德。
   
    最后我呼吁广大高校学生能在清明节做些祭祖的活动,毕竟国家定为“法定日”,不是为了让我们去消遣的。我相信我们少消遣一天,我们不会因此而遗憾。只有我们懂得了“回味文化”,才有可能让全民一起走向生命的回归。到此境,清明节才会逐渐走向我们的校园。离我们不再遥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