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大学吃掉你的脑子
二叔
这年头,大家都知道“野味”比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东西更健康,更美味。其实对于学生的大学教育也一样,让学生自由的接触这个世界,比一开始就用专业知识去“填鸭”更营养得当。

大学是僵尸,我们是植物
虽然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天才论”,笔者却是一点也不信。现在的科学已经用大量研究证明:这个世界没有天才;而且,爱因斯坦的脑袋并不比普通人的重,更不比普通人的大;任何一项简单的技能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孩子的智商高低与他日后成功与否无关...这些研究不约而同的指向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笨人坏人,笨人坏人都是后天交出来的。
一方面我们似乎接受这个结论,可另一方面却依然执迷不悟,将科学的结论置之不理,束之高阁,继续我行我素的教育。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教育方法中有哪些正是“不符合”脑发育的规律,以及,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值得尊重的科学方法。由此,上好大学与脑子无关
,与自己的选择却有着很大关系。
最近,很流行“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有句名言是:“僵尸吃掉你的脑子啦”,现在笔者套用这句语法,请对照一下,大学是否正在扮演着僵尸的角色,统统吃掉学生的脑子!
近来2010届大学新生相继入学,个个怀揣着儿时伟大的梦想,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大学只是个个性化的空间,魔幻恋爱,呐喊投枪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关键就看学生自己怎么对待自己的大学“后勤空间”。不然就会让大学把自己变成各种门类的“族员”。刚刚跨人大学门槛的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过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由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过去见识
、交往、活动范围较狭窄的生活环境,到置身于大学这个小社会中等等。诸如此类变化,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早日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个"尽快"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
高尔基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大学新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但大多数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有的甚至把"混文凭"、"跳龙门"、"留城市"作为学习目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因而,这些学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虚
、枯燥、乏味。大学新生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所致。因此,大学新生需要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被大学的旋涡迷惑,才能清醒的自我成长。才能在“植物大战僵尸”中脱颖而出
。与智商无关,只与态度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