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思卓读书:生命的巅峰叫“使命”(下)

(2009-10-15 10:04:20)
标签:

杨思卓

读书

米奇

莫里

相约星期二

文化

分类: 思卓读书

                 生命的巅峰叫“使命”(下)

                    ——读《相约星期二》

 

    看点之五:有一种智慧叫“原谅”。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难免受到伤害。一想起来某个人,就让我们心痛不已,这种情形下,莫里又是怎么做的呢?

    想到一位老友,莫里后悔不已。老友曾让自己伤心,多次要求和解,均遭自己拒绝。遗憾的是老友死去。

    泪水刚刚流过嘴唇时,他立即又醒悟到:

   “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

    当学生问:“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呢?”

    老师的回答够简单:“与生活讲和。”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深刻的。多少人不肯宽恕别人,也不肯原谅自己。不肯与生活和解,也不肯与自己和解。在痛恨中生活着,受伤的那个人只能是你自己。和解吧,别苛求他人,也别为难自己了。

    会下棋的人都知道有三种结局:赢棋、输棋,还有和棋。在我们生活事业之棋局中,真的赢不了,你又不想输时,那就要讲和吧。可以用日本围棋泰斗大竹英雄的一句话,来给莫里做个点评:当你由勇于胜到精于和的时候,你的棋艺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看点之六:有一座巅峰叫“使命”。

杨思卓读书:生命的巅峰叫“使命”(下)

   

    在深圳举办的CEO读书会上,有人疑惑:“杨教授,《相约星期二》,没有一堂课是谈成功,为什么会让莫里和他的学生米奇都成功了呢?”

    问的好,妙就妙在这里。是啊,十四堂课,都是在谈感情、谈宽容,谈死生。无一处是谈奋斗,谈拼搏,谈成功。这就是东方佛学里最上乘的教学方式,叫“不说之说”。意思是所谓大师,就是行住坐卧、待人处事,无一不是说法的人。你看莫里,他的行为表达了这样的智慧。莫里讲了一辈子的课,默默无闻吧?米奇打了十六年的工,平平庸庸吧?但生命中最后的十四堂课,让两个人都名闻天下。

    做网络红人,要很黄,很暴力;做醒世哲人,要很蓝,很智慧。

    我本来是不太赞成追星的那一族,“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哎呀我老天,这样追星,不是有点烦,而是very、very烦。读了《相约星期二》,我有了改变:成人怎么不可以追星啊?追星又不是90后的专利。但你追星的品味要有不同啊。这里我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追星要追老莫里”,下联是“做人要做小米奇”,横批是“super star”!

    生命平庸,只因缺少 “巅峰”,这个巅峰,就是使命。莫里教授在生命的最后的十四周,登上了这座巅峰。同时指引他的学生,在生命的半程就登上了巅峰。我们看一看,通过《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莫里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告诉米奇和更多米奇们,什么叫作使命。莫里拟定自己的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莫里不仅做到了终身,也做到了永生。佛家有两种爱人的方式:一种叫做财布施,将自己的钱财给人,常人往往这样做,但是钱财有花完的时候;另一种叫做法布施。将智慧给到人,智慧才能去除穷根;啥叫常人,啥叫大师,用一人知点化万人智,这就是大师。

 

    美中不足:可以再精一点

    总的看来《相约星期二》这本书相当不错,但是有那么一点点暇疵。比如说,内容不全是那么精彩,有些地方读起来比较没劲,看来还是注了一些水的,其实“咖啡”就这么多的话,可以加点“伴侣”和糖的,比方加一点作者的精彩点评,或者干脆让书再薄一点。

 

    读家点评:让生命升华

    人两种活法:第一种是因生命看淡使命,使命就会落寞;第二种是因使命看淡生命,生命就会升华。而莫里,无疑是让生命升华的那种人。

    高人让人敬而远之,通常是由于高不可攀。《相约星期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没有把人写成神。莫里是可以敬而近之的,有一种并不孤傲的高度,有一种并不刺眼的光芒。人这一辈子,都能做到大红大紫吗?未必。做不到怎么办?莫里就在前面啊,“因成就他人而成功”,不就可以“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

    这些,也许是对读书节目的宗旨的“不说之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