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思卓:心理学第一书——《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2009-03-18 09:19:31)
标签:

杨思卓

杨思卓读书

荣格

心理学

弗罗姆

大智慧

人格

心理

文化

分类: 思卓读书

杨思卓:心理学第一书——《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弗罗姆曾经说过一番精彩的话:“荣格属于浪漫主义的,反理性主义的传统。他怀疑理性和理智,代表着非理性的潜意识对他来说是智慧的最深根源。在他看来,分析治疗的功能是帮助病人接触这种非理性的智慧源泉,并从这种接触中受益。荣格对潜意识感兴趣是取一种浪漫主义的赞赏态度。”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可以说是荣格这种浪漫的体现。它并不是一本严密的学术著作,而只是一个介绍荣格理论的主要原理的引导,术语少,口语化的语言多,但是逻辑严密,可以看出在讲述过程中荣格的思路是如何严谨而贴合听众,看起来只觉得亲切并且获益良多。

杨思卓:心理学第一书——《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集体无意识一词的原意即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他曾对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暗影等四种最初的模式作过详尽的论述。

  除集体无意识理论外,荣格还提出了人类心理类型说。他勾勒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是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

    荣格的思想如此领先于他的时代,而我们对荣格的认识也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不断得到深化。对于这样一种现象,荣格本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阐述,正如他在探讨艺术的永恒意义时指出的, “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我们因为种种限制,只能理解它那深邃的意义的一个方面,而不可能完整地理解它的全部意义。只有当时代精神发生演变,只有当人类认识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揭示这些隐藏的意义” 。如此看来,对荣格思想的重新解读,并揭示其隐含的新的意义,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出时代精神的演变和读者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