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新浪独家开博挺韩寒

(2009-11-19 10:47:28)
分类: 杂谈乱弹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新浪独家开博挺韩寒
           (严歌苓近照·来源于网络)
   

    11月17日 旅美著名女作家严歌苓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主持人于文进行了对话,当聊到国内当代年轻作家的时候——

 

    网友7623:严老师您对现在年轻人写作上有什么建议,您有没有比较喜欢的年轻一代的作家?

  严歌苓: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说良心话,我读的不是很多,我读过韩寒的,也是出版社送给我的,我觉得写的比我们那个年纪还老成,好像有痛苦,有挣扎,是我们当年不能够体会到,而且是很值得尊重的。挣扎也好,痛苦也好。我觉得不要过早地变成咖啡馆人类,还是要去做各种人,因为做人还是最重要的,到美国去,我没有体会,我确实做那一类人,做餐馆服务员,做家庭的保姆,不是每个人必须做这些,但是要对别人的经历敞开自己,去听他们的。咖啡馆不会有人直接把他的故事告诉你,是二手故事,二手生活。

   (以上对话来源于严歌苓新开的博客)

 

    作为中英文写作,有着30年创作经验,著作等身的成熟作家严歌苓,能对不到30岁的韩寒有如此评价和忠告,确实是韩寒的幸事,同时也充分说明了韩寒的文学写作成绩,和写作主题;严歌苓对上了富豪榜,又入作协的“剽窃高手郭敬明”,没有提及只言片语!

 

    写作,尤其对于人们精神食量的文学作品,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人们尽管对韩寒有着各种非议,但是韩寒敢于秉笔直言社会,就具备了一个传统文人的文以载道的精神;而郭敬明呢?百般忸怩,东凑西拼一些唧唧歪歪的文字,哄骗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赚得名利!难怪韩寒言外之意讥讽其“四姑娘”!

 

    作家应该以文字生存,而不应该以娱乐生存!

 

 

【严歌苓简介 
1957年11月16日生,上海人,作家,编剧,OSCAR最佳编剧评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 
1980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 
《心弦》以生动流畅的语言,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的人物形象黎小枫和阿妈妮,感情描写细腻、准确,耐人寻味,获得各界好评。 
仅仅只有二十余岁的严歌苓开始在影坛崛起。       
继《心弦》之后,严歌苓的创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大沙漠如雪》、《父与女》、《无冕女王》等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这些剧本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未能摄成影片,但从中不难看出严歌苓超人的艺术才华。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严歌苓,常常把目光投入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描写气势弘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又能加入自己独特的女性感情色彩,刚柔相济,使每一部作品总是充满了浪漫、温馨的气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除电影文学创作外,严歌苓还创作了大量小说。 
自1981年至1986年,她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葱》、《腊姐》、《血缘》、《歌神和她的十二个月》、《芝麻官与芝麻事》,中篇小说《你跟我来,我给你水》,长篇小说《绿血》、《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等,多次在国内获奖。       
1988年由严歌苓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避难》再次被搬上银幕,严歌苓又一次把独特的艺术视角投入战争,通过几个女性的遭遇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其中又细致入微地阐释了几位主人公强烈的感情起落过程,情节生动感人,具有悍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博得影坛内外的一致好评。 
 自1983年起,严歌苓从成都军区文工团调到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任创作员,后转编为铁道部铁路工程指挥部创作组任创作员。 
1988年应美国新闻总署之邀访美,后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就读,获写作最高学位:文学艺术硕士学位。所作短篇小说《海那边》获美国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第一名。短篇小说《少女小鱼》在台湾被改编为同名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此外,严歌苓还参加电视剧的编剧工作,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新大陆》是近年来反映留学生生活的成功之作。2005年 《穗子物语》 
2006年《第九个寡妇》,《赴宴者》,《一个女人的史诗》等。】  


  

点击“黑皮四卦”看你交什么好运

博主被推荐过的博文:一女三男的幸福生活能维持多久?()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原创小小说·赵某卖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