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近了,农村的剩女们心里为何闹的慌?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乱弹 |
女孩彩,是个很内秀的女孩,她在苏州打工已有五六个年头,今年已经26岁了,去年年底回到北方的家里,媒人介绍了5个男孩,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父母下了最后的通牒,是让彩速成婚配的,只要有一个差不多的,就马上下令结婚。父母深知在村里像26岁的姑娘,都成了孩子的娘了,更有结婚早者,孩子都上学了。作为女孩挑来挑去,优秀的男孩是越来越少,农村里哪有那么多家占人占26岁的大男呢?能共彩挑选的是家庭条件占的,人不占;人占的几乎没有;要不就是二婚。彩在南方繁华地带打工多年,心气儿自然高,所以她就一年年挑的把自己剩下了。所以今年彩的父母一天两个电话三个电话,像调岳飞的十二道金牌一样,把彩调了回来,因为有人给彩介绍了一个二婚,男人还有一个孩子,家,人,不错,男人刚离清婚,介绍女孩的媒人就踏破了男人的家门。彩回来后,见了男人,因为今年已经27岁了,尽管对男人有孩子不满意,比彩还心急的父母,牛不吃草强摁头,压迫着彩敲定了婚事,父母的态度是说啥也不要彩度过2009这个年关了,挑了多年的彩也只有认命了。
女孩苏的实际年龄实际上已经过了28岁,由于当时村里因计划生育弄虚作假,把苏的年龄少填了三岁,所以苏总以25岁相称,由于初中毕业就在杭州打工,人又长得小巧,苏的表面很嫩气,但苏实际心里年龄还是让她很发慌,苏要求并不高,只要男方不实不傻,有住房就行了,人高低差不多就好。这次苏也是父母电话催了回来,苏的父母哥嫂把苏的婚事看成了2009年全家的头等大事。这次是苏的姨娘给苏介绍了本家的一个侄子,23岁的男孩,因为家里弟兄仨,轮到他老小就没有房子结婚,两个哥哥都很自私,定亲几年的女方就给男孩退了婚。苏前脚刚踏进门,姨娘就表功说,一捡媒人,二捡亲,好像没有姨娘,苏就成了2010年的剩女了。苏在姨娘的操办下,给23岁的男孩见了面,各个方面还算满意的苏,唯有一点男方无房子,父母哥嫂齐声说,姑奶奶,你就答应了吧!你先争的钱都贴补了家里,这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你把你最近两年存的钱拿出了,家里给你贴补一部分钱,今年让男方先借房子结了婚,等明年开春暖和了,咱们拿钱去他们的村里盖房子。父母哥嫂这样的热心热肠,苏还能说啥呢!苏答应了男方。
女孩苏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有热心的姨娘和深爱她的父母哥嫂。
和苏相比女孩彤,就不那么幸运了,彤是个比较开放的女孩,她17岁到上海打工,由于彤的模样比较俊俏,自然追的男孩多,22岁的时候,彤给打工所在的厂老板的儿子好上了。按说彤应该走上好运,对于能嫁到大城市上海,虽然是上郊,也比河北农村富裕的流油。那年过年的时候,彤把男友拎到了老家,可把村里的人羡慕死了,女孩都怪爹娘没有给自己生一幅好摸样。彤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男友是个纨绔之弟,脚踩三只船,彤给他怀孕了,百般催促男友结婚的时候,一切露馅了,居然还有一个当地的女孩,找到彤说她勾引了她的男友,当着多少人的面骂彤是下贱胚子。彤自然打了胎,得到了男友的两万元的青春补偿。彤在老家光彩了一场,但实际也是惊喜了一场,反而在村里落下了坏话,说彤啥的都有。好强的彤更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在上海找个家。但是。在上海这个现实的六亲不认的地方,彤是处处碰壁。
已经27岁的彤,是被心气高碰的是遍体鳞伤,不得已顶着种种压力和流言,又转回了老家。彤感到自己就好像转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不管彤咋样,父母心里能容得下,哥嫂就指桑骂槐指鸡骂狗,很不得一粪叉子把彤扔到村东的臭水坑里,彤想给哥嫂争辩几句,爹娘总是麻利给彤使眼色,把彤拉到屋里,任由嫂子满嘴白沫的得瑟。彤狠狠地想,哥真是白眼狼,娶媳妇,盖房子把她挣的钱都花了,自己落了难,就落了个如此的下场。虽然彤感情上受过伤害,由于彤模样好,穿着时尚,彤在村里还是鹤立鸡群一样的出彩。周边村落里殷实的家庭,传统的人接受不了彤,流里流气的人彤又看不上,所以给彤提亲的是门可罗雀,看来彤真的要成为2010的剩女了……
如以上三位的大龄女几乎是每一个村落都有,人口多的村剩女多,反之就少些。
由于社会的,制度的,种种原因,让外出打工的女孩们,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了青春,但是这些女孩要融入当地却很难,绝大多数的女孩还得回到老家,婚配。幸运儿像白头麻雀一样稀少,再有就是那些沦落城市,霓虹灯影下,滚滚红尘里的,漂泊在让人们非议声音里的“小姐们”,真让人心酸!
(文中的女孩均为化名)
博主被推荐过的博文:一女三男的幸福生活能维持多久?()
原创小小说·赵某卖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