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在《凡人歌》说凡人“一刻不得闲”,不得闲的是一生不停的脚步;因为每个人一生的道路,都得靠自己的两脚走到头的,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早年我住集体宿舍时,隔壁的老汉是位搬运工,白日里大袋小袋地背,到了晚上,半斤高粱落肚,便鼾声如雷。我们常笑他是架机器,没有思想;也常羡慕他是个闲人,除了搬运东西,其余一概没心没肺的。其实他是心闲身不得闲。而他也常常挖苦我们,手无缚鸡之力,想法却木佬佬的多。其实我们是身闲心不得闲。当然还有第三种人,身不得闲心也不得闲;当然还有第四种人,身闲心也闲。最后一种,于我们凡人是做不到的,也没碰到过,不敢妄加评论。
文革时期有句口号,叫知识越多越反动;“反动”就“反动”在知识多了便有了自己的思想,你说东他却想到了西。这说明了知识是导致心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心不得闲。有道是才要闲,便不闲;才要静,便不静;才着个要静底意,便是添了无数思虑。现在物质与精神双文明,让人思虑的东西实在很多很多,所以不论凡人与否,一般都是身心不得闲的。回头再看看那老汉,倒是觉得那是一个大境界;谁人都身不得闲,但谁人真正做得到心闲呢?
现在最热闹的话题,便是休闲。被李宗盛说成一刻不得闲的凡人,有了双休日;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于是全民来讨论、策划如何如何地去休闲。其实很简单,想身闲的身闲,想心闲的心闲;因为这份休闲是暂时的,永远的是那不得闲的忙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