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笨拙

标签:
原创乡音渐失地方话不会普通话不像现代另类文化 |
分类: 散文 |
前些日子回老家,和父母吃过晚饭,便坐在一盏温馨的灯光下,听父母近乎于唠叨地说家里的事,田里的事,远近乡亲们的事。事有好有坏,听的心情时喜时悲。听着听着,通过我的耳朵,流进心域的,就不是事儿,而是一股叫人心颤的乡音了。那是一种又糯又香甜中带酸的传统美味。而我闭着双唇,在潮湿的暗房里使劲地搅动着舌头,希望将流落他乡二十年的舌头,被他音打造一说乡音就几近口吃的舌头,在一夜之间重归乡音的故里。
然而听父母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想插上几句,无奈打卷的舌头“卷”出来的话,非但令父母茫然,还打断了她们的倾诉。不知道为什么,其实乡音就深植在我的心底;就在我的嘴边,但一说出口就成了南不腔北不调的普通话了。尽管家乡现在富了,父母平常也看看电视听听音响什么的,也能懂个几分,但我的普通话她们却听不懂。所以每次回老家,头天我总是免开“尊”口,努力伸长了耳朵听;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嘴里才笨拙地蹦出些许乡音来。第四天或许就又告别了故乡。然后又有很多日子才回老家。才又一次的乡音笨拙,惹得哥哥姐姐笑我忘本。
其实我心里明白,乡音就“闷”在我火热的胸膛。就像作家所说的,乡音是可爱的音乐,乡音亲切,乡音连着祖先的血肉及人情。如果没有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再回来,谁会知道你原本是此处的人呢!而诗人说,纯朴而浑重的乡音,又震响在我的耳际,乡音很美,乡音很甜,乡音中流淌着故乡甘甜如蜜的溪水,乡音在晚霞的炊烟中飘出韵律,我徜徉在故乡童年戏水的小河。是的,乡音就是这样的美妙。虽说我的嘴上乡音笨拙,但乡音是血脉,他从我握笔的指间洇到了纸上,成为思念故乡、怀念故乡的激扬抑或柔情如水的文字。我习惯用乡音写作,在我的散文集《樱桃豌豆分儿女》中,所有回忆故乡风物与乡亲的文字,都是用乡音的节奏和旋律书写的。
乡音笨拙,但深植心底,终生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