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依然(四)
(2010-09-27 08:18:03)
标签:
原创他们抱着的东西是空的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圆满文化 |
分类: 短篇小说 |
4
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父亲,如果我没有那样一个外公,如果我不是人到中年,又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故,我想我不会对外公或父亲的人生感兴趣的。但是现在,我的生活就像停尸间一样阴冷、潮湿、绝望,我的世界已经有了一种死亡的味道,甚至于我的体内,也隐隐约约地透出死尸的气息来。于是从某一天开始,人到中年的我常常会想起死去的父亲和外公,尤其是外公;午夜梦醒,我常常苦苦地追问,他老人家怎么能在黑暗的小屋中度过一生?他是怎么度过的?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苦旅?
听母亲说,外公家是大户人家,浩渡村首富,外公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气。但不幸的是,外公出生时,他的母亲却难产死了。外公刚出世就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爱。他又是多么的不幸啊!但是第二天,家里就给他找来了奶妈,一个年轻、漂亮而又多奶水的奶妈,她总是将她身体最突出的部分塞到他的嘴里,仿佛那是源源不断的天池。外公本以为他永远也得不到母爱了,但奶妈给予他的,或许比他的亲妈还要多。
一年以后,奶妈成了外公的后妈,外公以为他将终生得到母爱了,谁知后妈开始虐待他,说她怀不上孩子,完全是外公的缘故。后妈打算给梅家生很多很多孩子,所以夜夜吹枕边风,把外公说成她生产道路上的拦路虎,终于在外公三岁那年春天,外公被送去穹窿山的一个道观中,小小年纪就出家当了道士。
为此,家里向那个道观捐了不少钱。
穹窿山已被考证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武潜心撰写《孙子兵法》的地方,其深山老林自然幽静得可以,那儿确实是修身修道的绝妙之处。外公跟他牛鼻子师傅静心修道十五年,终于修得红尘破、六根净,只道自己将与草石为伴,日月为灯,几卷经文,终老一生了。
谁知就在他十八岁那年冬,家里又要把他找回去了。
理由很简单,他的后妈在这十五年里,并没有给梅家添上一子半女,反而让他的父亲白白做了十五年无用功。现在父亲老了,不能再寄希望于自己了,就把传宗接代、继续梅家香火的重任,寄托到外公的身上。
外公被找回来,他说他不能吃荤腥,但家里顿顿大鱼大肉,而且逼着他吃,结果外公上吐下泻,人一下子就病倒了。外公说他不能结婚,但未经他同意,家里就大张旗鼓地给他办了婚事,非常突兀地塞给他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对此,外公十分恐慌,当他刚拥有世俗生活时,家里却把他送去山上;当他刚坚定三界之外的崇高信仰时,家里又把他押回凡间,要他再过世俗的生活……外公无法适从这种种变故,他选择了逃跑。
俗话说,“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这话对道士也同样适用。
外公几次逃跑都被捉了回来,最后一次捉回来时,外公的父亲双膝着地跪在他的面前,老泪纵横,向他苦苦哀求,只要外公答应留在家里,他就是喊外公爹都可以。外公一声叹息,决定在家出家,就叫家里在大院外造了一间小屋。一间黑暗的小屋,四壁没有窗,只有一扇门,门中央有一个洞,用来送饭。外公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
外公的那个早已娶进门的媳妇(也就是我外婆),有着人见人爱的美貌,唯独外公却视为臭皮囊。外婆不但漂亮,而且聪明,她让家里将她和外公一起关在黑暗的小屋里。理由很简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嫁了个道士,就只好跟着丈夫做道姑了。
第一次关了将近三个月,外婆确信自己怀上了,才满怀喜欢地离开黑暗的小屋。等外婆生下大女儿(也就是我母亲)时,外公在他的小屋里大哭了一场。
死爹死娘般地恸哭。
来报信的家人就奇怪了,就问,“这是喜事,你怎么哭得那么悲伤呢?”
“我在哭我自己。”
外婆第二次关了一个月,后来生下大舅。
第三次时间更短,后来生下二舅。
这其间外公的父亲见梅家有后,而且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他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等到外婆生小舅时,外公已经完全妥协了,他允许外婆想来就来,但他决不离开小屋,去外婆的小屋过夜。外婆就每天给外公做素食,亲自给他送去。可想而知,这时候的外公绝望到了什么程度?他既没有力量像在山中那样过清净的日子,也没有力量像村里人那样过世俗的日子,他成了四不象,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但大家都说,这是为了他好,这样的生活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