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有条明清街

(2009-05-19 08:09:13)
标签:

散文

原创

西大街是正宗的

明清一条街

杂谈

分类: 散文

 

    说是明清一条街,其实叫西大街,与观前街前的东大街相对应。问乌镇人明清一条街在哪里?或许会让人失望,不知道的多;但问西大街,则三岁的孩子都能为你指路。西大街其实不大,两辆三轮车交会都困难;也不长,从最西端的双桥,往回慢慢地踱,不过十分钟罢了;也不热闹,游客又少,甚至显得过于冷清了些。妻子似乎有些失望,来前她还以为是一条怎么热闹的街呢;但我想正是这份冷清,透出远离都市的闲散和世间味。

    尽管那天午后阳光欠缺,但我们还是在两座高桥上留了影。从桥上下来,走进西大街时,我们拒绝了乌镇踏儿妹的好意,放弃了三轮车,徒步慢慢向东而行,于漫不经心之间欣赏着街两边古老的民宅。这条明清时候就有的老街,或许因为住着人,而人对自我生存环境的改善是无孔不入的,所以真正具有明清意义的东西,已经“独木难成林”了。但如果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那你不难在小楼扶栏的雕花上,在杂货店糊满四壁的古色古香的字画里,可以亲切地感受到古典的明清味。不然,走过西大街,就会有种进了宝山却空手而归的感觉。这家那家的雕花扶栏,我一一指给妻子看,并玩笑道,街南情郎街北妹,在明清的春雨如烟里,彼此扶栏而叹,情实乃不可逃之物啊!

    西大街有家茶馆,两间开门,十几张八仙桌,每张八仙桌四条长条凳;我看到三五位老人家在喝茶,个个很恬淡的样子,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很难说,我们一家子就不是他们的话题。这样大众化的茶馆,我是非常熟悉的。小时候我就常去隔壁的韩家茶馆,除了大雨天和说书的日子常常客满之外,平常就那么几位七老八十的老人家,喝茶聊天,所叹者不外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所喜者也不外乎儿孙孝顺、丰收在望。偶尔也有想得开的大爷,去供销社的代销店里,拷一碗绍兴老酒,一只三分钱的雪饼,回茶馆里慢饮。那雪饼,可没有“康师傅”或“旺旺”雪饼来得香脆;但敷在饼上的粉儿,甜丝丝的叫人做梦都想。所以喝酒的老爷,开喝前总是小心地将雪饼掰成两只半月亮,一只下酒;一只用布手帕细细地包起来,带回家去讨孙子孙囡们的欢喜。

    正想得出神时,尾随的踏儿妹忽然提醒道,上车吧。这时候我们已经走到那一片废墟前。今年正月初一,一户人家煤气爆炸,一烧就是十几间,给西大街,也给来西大街游览的人们,空出一大片婉惜与遗憾的空间。妻子再三地说,怎么会呢?街南街北相隔不近啊。我说火烧时有风,不及时用湿被湿棉胎盖住屋顶,这种木结构房子是很容易引燃的。妻子很是不忍目睹,叹了声,说走吧;我抱起女儿,和她一起上了三轮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