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皇座
(2009-03-31 08:12:45)
标签:
散文原创让我们的民族重返酷爱读书的行列成为精神的王者杂谈 |
分类: 散文 |
在我所居住的半山镇,人口多达数万人,却未能让一家“新华书店”生存下来,书店老板是我的朋友,偶尔我去逛书店时,老板朋友就感叹像我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书店的生意除了出售中小学生用的学习资料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生意了,最后的关门也在他意料之中。前天有位生意做得蛮大的朋友来看我,见我还安于读书,大为吃惊,他说这个年代你还坐得下来读书?我是连看张报纸的时间都没有。说得我窘迫得很,并羞于自家的清贫。朋友办完事就匆匆地告辞了,他果然和他所说的一样繁忙。但事后我很生自己的气,真理在我这边,咋一遇到有钱人我就气短了呢?夜里就遥想唐朝,向往那个大气而人人都有文化的唐朝。据说唐朝的中国百姓很有文化,下地耕作累了,站在田头树下休息,随口就赋诗一首。大诗人写了诗,也常常念给邻居家的老大妈听,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由此可见,那时候全民的素质有多高呀!
是啊,作为文明古国的国民,我们的素质已相当高了,生性聪慧、勤劳、勇敢和善良;但时至今,我们也不应该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我反倒觉得数千年的文明到今天,我们已变得相当浮躁了,没有钱的拼命地挣钱,有钱的拼命地享乐,精神和信仰正像流沙一般从我们的体内流失。或许你会说,谁叫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穷啊,当然是先赚钱要紧;等到我们富了,成了发达国家,我们再注重精神、艺术和文化也不迟呀。但我不这么想,穷不应该是丧失精神的理由,我们先人就说过,穷要穷得有志气,穷则思变,穷而弥坚等等;所以说,我们的缺乏决不是因为穷,而是普遍缺乏对人类智慧-书籍的亲近,缺少文化;在我们的心中,缺乏一把精神的皇座,缺乏一位王者来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在这里所说的皇座或王者,是指一本引导中国人灵魂总纲的书籍,就像基督徒们的《圣经》,能够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每个人的床前,摆放在每个人心灵的某个至高无上的地方,在入睡前静静地读上一段文字,让每一个在白天有些浮躁的灵魂抵达宁静的彼岸。对于基督徒而言,无论他识字还是不识字,他都能在一日三餐时默咏《圣经》、祈祷和感恩上帝。犹太民族之所以那么优秀,我认为和他们酷爱读书是分不开的;据说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据统计,以色列这个仅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一百多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说到美国,国民总是拿它才三百年的历史开涮,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相比,它太小儿科了;但是你知不知道,如今美国人业余时间最喜欢的三项活动所占时间分别为:一、读书,占35%;二、看电视,占21%;三、与家长和孩子玩,占20%。那么,我们也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可是用35%的业余时间在读书?
我也曾经思考过,是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像《圣经》经典著作?可不可以用《道德经》来充当我们的《圣经》?或者用《四书五经》?用《孙子兵法》?用古代四大名著?我们有那么多智慧的书籍,难道还缺一本《圣经》吗?我们所缺少的是读书的精神,和由此营造的精神世界。试想一下,如果你能专注地阅读,一如既往地神驰在恬静的书香中,谁还会受到外界嘈杂的影响呢?试想一下,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民族,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战胜的呢?所以我说,选择什么样的著作来确立“精神的皇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心中重建精神的皇座,让我们的民族重返酷爱读书的行列,人人都成为精神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