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差钱,您如何挑房子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 凌斌)
看到央视记者拎着话筒满大街的追着行人问:您幸福吗?深受启发,为什么不能效仿一下呢?于是,我也照模照样地到处问:如果不差钱,您如何挑房子?
首先问到一位老教授,老教授扶了扶眼镜架,非常认真地解答道:你的这个假设不成立。比如老朽我这个合肥高校的教授,年收入十万余,多乎哉?不多也!我们老两口没有攒下多少积蓄,而今儿子要成家,一套婚房就得一百多万,这可是老朽我十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呀!你瞧瞧这几年,老朽我衣未添、帽未换、鞋未买,连袜子都是十块钱五双的化纤货,能说不差钱吗?要是靠儿子自己买房,就他那一个月四五千的收入,连自己花都不够,哼!等到他攒够钱能自己买得起婚房时,老朽我恐怕就绝后了!
教授过于学究,似乎还有点酸腐味,他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我心想,不如换个有钱的老板问问。恰逢一个房地产业论坛,发现了采访对象,一位货真价实的、年逾半百的开发商,照旧发问,这位没有拒绝采访,略一沉思道:依山傍水一亩地。少顷,意味深长地追加一句:不求妻妾成群绕,但有儿孙满堂福。呵呵,没有料到,开发商比教授还有学问。人居依山傍水,有品味;一亩地,六百六十六点七平方米,容积率为一也够大的;有妻不求妾,好品德好操守好公民;儿孙满堂就是福,人性自然流露,真实。这个回答既直白又含蓄,实在是高!只是这样的房子合肥恐怕稀少,这样的答案大众性不足。
寻个大众人物问问,一位接一年级孩子放学的女士答:挑房子首先看学区,学区一定要好,而且要公办的、著名的学校,像南门小学、六安路小学、红星路小学、屯溪路小学、西园新村小学、师范附小等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公办的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都有保障,其他的贵点不说,变着花样要再交钱不说,还缺这少那。旁边一位年轻的先生附和着:对对对,一定要挑学区,公办的,有时也可以挑开发商,有本事的开发商能够让马路这边的学区划到马路那边的学区去。一位奶奶模样的听到提问,凑上前来说:挑学区,不要过马路,你看这车多的,我孙子放学过马路,天天让人提心吊胆。
由此看来,有学龄孩子的家庭挑房子首选因素是学区,学区真的这么重要吗?想当年,我在合肥市郊农村的张洼小学读一年级,条件肯定没有市里的小学好,不过我没有感觉什么输在起跑线呀。我的班主任,漂亮的宗亲三姐给了我当教师的理想,我实现了;我的同班同学,有当工程师的,有当老板的,有当领导的,也是各界芸芸,不比我大学的同学混的差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推行多年了,有数据表明,全国目前中小学教师超编了一百多万人,教师不缺超编了,为什么学区还这么紧张呢?开发商以学区为由卖房子,购房者以学区为主买房子,这些现象恐怕不会长久了。
我不需要挑房子。一位有关部门的人士说道,我有房改房一套、集资房一套、团购房一套,还要挑什么房子?!要挑就挑单位,好的单位就有好的房子,房屋质量不愁、各种配套不愁、安保不愁、供暖不愁、采光不愁、电梯不愁、车位不愁,学区更不愁,挑房子,钱不一定是决定因素。真牛呀,我心想,但愿我们的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等保障性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都对照这个标准盖起来。这位人士的答案有些令我不安,而更令我不安的则是在淮河路步行街上,一对青年伴侣,小伙子说:大叔,您不是下来体恤民情的吧?要是能够不差钱挑房子,我现在就给您跳段《江南Styl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