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2013-04-08 11:51:14)

马云说:”今天的IT界、互联网界存在一个巨大问题,我们动不动都爬到屋顶上讲大产业、大行业发展、国家体制改革、国家政治改革,好像政治不改革,你干不了事。不了解行业情况,就干不了事。其实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锋说:“政府对企业,有点小的不平等,这么多年来我也习惯了,就看做是磨练心智,接受挑战吧。”

       这是什么?是无奈?是绝望?是在心理上假定问题的不可改变,然后调整个人的心态,采取积极的行为。看来中国企业家都是积极心理学的高手。问题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可以通过改变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行为,进而改变结果。

       我不得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企业家,是社会精英的重要组成。对吧,刘强东不是说了嘛,”创业者比政治家、经济学家伟大得多“。那么,如果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的人不是企业家,还应该是谁?

       罗纳德·科斯研究中国的变革历程,认为中国市场转型和经济的高增长,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靠的是”边缘力量“。民营企业家,在边缘中挣扎了几十年,等待了几十年。未来呢?是选择争取成为主流,还是继续活在边缘中。三十余年,企业家群体就积蓄下来那么点儿的勇气、责任、精神、智慧与力量吗?为什么正确的事情要以边缘的形态存在呢?

      蔡欣怡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家并不吵着要民主、要政治变革,但是发明了一些适应性非正式制度,在获得经济的快发发展的同时,也缓慢地促进了国家正式制度转型。从我对制度的演变和形塑历程的理解,这一思路我是认同的,而且与科斯的分析是呼应的。我相信这些适应性非正式制度有其价值。但是,我更加相信,它在带来建设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地破坏性“——寻租、腐败、犯罪、独立自由的企业家精神的匮乏、更大的变革阻力……所抱怨的,也正是所纵容的。这其中潜藏着太多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似乎这错误的方式愈演愈烈。这也是几十年变革的成果?

      从更广泛的范围看,很多时候去批评一些企业不负责、不道德,但是还是会购买其产品,这其实是在放弃自己的权利,是在支持它们的不负责和不道德。有什么样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时不时会听到有人批评新员工动不动就提要求,这有什么不对,难当争取自己的权力也有错。那还抱怨什么企业,你一直在默默地用你的服从支持着企业的放纵。有什么样的员工,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未争而得的权力,有权享有吗?若干年后,不要抱怨,不要呐喊,因为那些年集体性的选择了沉默与放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