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为华为基本法海尔张瑞敏品牌价值公共宣传财经 |
为什么不可高估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学的阴暗面之三:管理的真假
管理学的功能在哪里?我想,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的给出一个答案。但是基本不会跑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个范围。但在我看来,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管理学的非管理功能,即公共宣传和品牌塑造功能。
这个逻辑很简单,当你相信某公司是一家好公司,管理出色的时候,你自然会相信它生产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那么,这就是说,如果公司去宣传它采用的管理理念如何前沿、领先,管理如何成熟、完善,那么就可以促进销售、增加品牌价值。
拿华为来说吧,据专家评估,《华为基本法》为华为品牌增加的高达十亿元的价值。另一个因管理理念大获其益的当属海尔了,海尔层出不穷的管理理念,恐怕比海尔的产品种类还要多,而且几乎获得了满堂彩式的热捧。
所以,为了促进销售、增加品牌价值,企业可以有意的夸大管理的成熟度,甚至宣传一些的时髦管理理念,而这些理念,事实上并不是他取得成功的真相。
这自然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某理念,而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实施这一理念。当某管理大家在书斋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颠覆式的管理理论时,当企业界都在推崇某一流行的管理理念的时候,那么企业就有动力去引进实施这一理念,去宣扬自己采取了这一理念。比如在中国号称实施六西格玛的企业中,有谁真正因此而改善了产品的质量。但这并不必然影响其在管理成熟度上的声誉。尤其是政府关注下的国有企业,因为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是可以作为业绩的。
第二、当某企业获得成功的时候,也倾向于从管理上去总结原因,去总结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这些可能是但未必一定是这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可能只是企业的一种公共宣传和自我标榜。但是外界未必这样看,就可能去引进这些理念。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热衷于说,我们有什么独特的管理、我们的什么什么之道,我走上什么大学的讲坛,我们进入什么案例库,我们获得了什么管理类的奖项、甚至于说我们请了谁做咨询、培训等等,这些都是在利用管理学的品牌价值,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那么,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怀疑目前管理理论的真伪,也不得不重新评估一家企业成熟度的真实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