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辣椒粉下架召回:随处可见的产气荚膜梭菌有时能致命

(2018-01-29 11:58:25)
标签:

杂谈

​前段时间,韩国一家食品企业生产的辣椒粉产品被曝产气荚膜梭菌严重超标,遭下架和召回。那么,这种所谓的产气荚膜梭菌是什么来头?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

认识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厌氧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还是人、畜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虽是厌氧菌,但它们对厌氧条件要求不是严格,稍微有点氧气的情况下也能生长。产气荚膜梭菌的代谢十分活跃,能发酵组织中的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多种糖类产生大量气体,还能在体内形成荚膜,由此得名。

这种小小的细菌具有很强的侵袭能力,能产生十几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根据外毒素产生情况不同,产气荚膜梭菌可分为A、B、C、D、E共5型,其中对我们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型。这十几种外毒素中,α毒素毒性最强,而且各型都能产生,是一种多功能酶,能同时水解细胞膜上的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裂解。β毒素主要由B型和C型产生,是引起人和动物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A型产气荚膜梭菌还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9/a53197c689e64314a825fc3e4b1d04c9.jpeg

产气荚膜梭菌有哪些危害?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最重要疾病是气性坏疽,常见于因工伤、车祸等导致开放性骨折、大块肌肉撕裂、组织严重坏死等大面积创伤的情况。

其感染条件与另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致病菌——破伤风杆菌相似,众所周知,如果被钉子等尖锐物体刺伤,出现了又窄又深的伤口,就需要去打破伤风疫苗。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也是厌氧菌,又窄又深的伤口正是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9/2840b0c1021a4bcd8b51722d6f96dbd9.jpeg

产气荚膜梭菌与之类似,它在缺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破坏伤口的组织细胞,发酵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类物质产生大量气体,形成气肿,同时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形成局部水肿,进一步挤压软组织引起供血不足,组织坏死。

发生气性坏疽的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的组织胀痛,组织内水气夹杂,按压时有捻发感,坏死组织散发恶臭。如果毒素吸收入血,还可能引起毒血症甚至休克死亡。产气荚膜梭菌的侵袭力非常强,其产生的多种毒素和酶使得病情恶化很快,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很高。

A型产气荚膜梭菌还能产生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痛、腹胀、水样腹泻,一般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通常一两天可自愈。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由禽畜肉类食品引起,往往因屠宰过程中肉类被动物肠道内寄生的细菌污染而未充分灭菌所致,因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而致病的案例也比较常见。在美国,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最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能引起坏死性肠炎,多见于家禽家畜,有时也可使人致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9/5bae47b619e3487baa53a2b08eb5b798.jpeg

如何预防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在发生严重外伤的情况下,应及时清创、扩创,局部严格消毒,不给产气荚膜梭菌创造利于其生长的缺氧环境,并尽早清除坏死组织,防止扩散恶化。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抗毒素和高压氧舱治疗。

食用肉类制品前要充分加热灭菌,加热后的熟食应快速冷却,防止未杀灭的芽孢发芽并生长繁殖。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9/91618b08aa604cfd858594024a17072c.jpeg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