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印象

标签:
饮食大烩菜空客搪瓷盘旱柳榆林杂谈 |
分类: 印象之旅 |
西安早上的高峰时间要比北京晚一些,都七点了,街上的行人、车辆还很少,听介绍说早高峰要在7点20。所以,用了40分钟就到了机场。
榆林是个地级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榆林四季分明,当地盛产黄河滩枣、大明绿豆、陕北羊子、陕北洋芋、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等,是全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
第一次乘坐支线飞机,感觉还可以。107个座,比波音、空客窄一些,一排4个座位,但座位前后的空间比波音、空客好像还要宽敞一些。空弟、空妹们都是一身运动装的打扮,充满着青春和活力。西安到榆林是500多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比从北京到西安还要快。落地很平稳。榆林机场不大,有3个登机口。在西北的地级市中有这样规模的机场已经很不错啦。
落地后向外望去,满眼的是冬天的肃杀,黄土细沙,室外温度是零下12度。室外阳光普照,空气污染很少,所以,也没有感觉太冷。出机场后,车子几分钟就到了。坐上车直接到工作现场。一路走去,能看出来,这里的植被还是可以的,松树、柳树,都是近几年种的,其他季节来这里自然景色应该还是挺美的。路两边的旱柳形成一个特别的风景线,两米左右高的主干,上面分成10个左右的枝干,显示出蓬蓬勃勃、奋勇向上的精神。
这里的地名很好玩,从字面上读不懂是啥子意思。这里原来是属于内蒙的地盘,所以,许多地方的名字是蒙文音译来的,像现在我们去的乡叫岔河则乡,路上还看到大、小纪汗乡。
车子开了近一个小时,来到岔河则乡。到后马上被带进一个小餐馆,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同事和学生们上午的工作已经完成,正准备吃饭。寒暄间,一大盘香喷喷的菜用大搪瓷盘端了上来。这就是在当地每天都吃的大烩菜,其中有土豆(这可是当地不可少的食物)、豆腐、猪肉(或羊肉)、粉条、白菜。从营养的角度来看,除了绿色蔬菜没有,种类还是比较多的。这里的主食主要是馒头和米饭.
吃完饭,马上到两个学校进行工作。要看的两个学校,一个是小学,一个是中学,都是寄宿制的。孩子们一般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基本上是一天两顿饭。主食是馒头、米饭,菜就是大烩菜,但是,肉最多也就是1个月1次,可以说温饱能基本解决,营养是不足的。虽然没有去测量孩子的身高,但你能感觉到孩子的身高要比同龄城市的孩子要低。想一想在城市学校里提供午餐,一些孩子们不吃、倒掉。真应该带这些孩子们来这里体验生活,要比军训效果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