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典故中的经济学启示

(2012-09-22 08:36:32)
标签:

教学案例

寓言典故

教学研究

文化

分类: 谈教

    昨天,跟一位编辑老师聊起关于在报纸中开设有关寓言典故的小专栏的事,想起了以前写过的一篇小文章,特贴于博客中,与各位博友分享。

 

哲学典故中的经济学启示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312353)

王国芳

 

典故一马价十倍

    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整整站了三个早上,连上来问个价钱的人也没有。这人便去求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卖了三天都没人要。麻烦您老帮个忙,只消在我的马旁边站一站,看一看就行了。小人定有酬谢。”伯乐就踱到集市上,在经过马身边时瞟了两眼,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听说了,蜂涌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立刻提高了十倍。

    [简析]

酒香亦要勤吆喝

    这匹骏马起初为什么卖不出去?只因为卖马人没有名气。假如没有伯乐的品题,恐怕再站几天也不会有人光顾,因而白白埋没了一匹良马。由此可见伯乐对于良马的重要性:即人们常说的“好马尚需识马人”。这个典故的原意在于说明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典故也在启示我们:酒香亦要勤吆喝。骏马起初之所以卖不出去,并不是这匹马不好,而是因为它的市场知名度不高,“藏在深闺人未识”,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卖马人请伯乐,实际上就相当于现代营销中的请名人做广告:广告是提高商品知名度和开拓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推销商品的重要手段。典故中的主人公深知市场上的商品购买者容易受到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实可称得上是广告学的创始人。

典故二蓬头赤足

    鲁国有一对夫妻,男的编得一手好草鞋,女的织得一手好麻布。有一天两口子决定到越国去发展。有人对他们说:“你们搬到越国去,恐怕会穷得揭不开锅。”两口子不解:“为什么呢?”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越国人是光着脚板走路的;麻布是用来做帽子戴的,可越国人是蓬头披发、从不戴帽的。你们虽然手艺不错,可是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去,不穷才怪呢。”

    [简析]

市场犹在待开发

    这对夫妻根本就不了解越国人和鲁国人生活习惯的差别,以为越国人也和鲁国人一样穿鞋戴帽,差点儿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这则寓言的原意在于说明干任何事情都不能闭着眼睛不顾客观实际,而要认真分析客观对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技艺再高,也是徒劳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则寓言所涉及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十分值得我们深思:(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因此,商品生产者必须十分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才能真正做到适销对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则寓言的合理之处正在于此。(2)、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从这个角度看,商品生产者不应只是被动地去适应市场,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消费、开拓市场。越国人的“篷头赤足”,对这对鲁国夫妻来说,实际上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只要引导得当,设法改变越国人“篷头赤足”的生活习惯,不愁生意没有。可惜寓言中的主人公目光短浅,没有看到这一点,坐失良机。作为一个高明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懂得一句话:市场犹在待开发。

典故三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做珠宝生意。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装珠宝的盒子,拿高级香料熏染得馨香扑鼻,又用美玉和翡翠装饰得珠光宝气的。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盒子,出高价买了下来,然后把里面装的珠宝全部还给了这个商人,只带走了盒子。

    [简析]

红花尚需绿叶扶

    郑人高价购珠,结果只拿走了一只值不了几个钱的空盒子,取舍不当,舍本逐末,造成极大错误。寓言的原意在于讽刺这个郑国人不分矛盾主次方面,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只重形式而忽视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个寓言也说明了商品的包装对于商品有多么的重要,若没有精美的包装,也许这个郑国人是不会问津的。虽然对消费者来说,商品本身的质量应该是第一位的,可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有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好的,但由于包装不好,造成销售不畅、产品积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丰富,商品包装的作用也应越来越引起生产者的重视。因为成功的包装不仅能保护产品、便于携带,美化产品、提高身价,而且还是无声的广告,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之于商品,正如绿叶之于红花:红花尚需绿叶扶。

典故四踊贵屦贱

    齐景公在位时,刑法相当残酷,动辄就把人的双脚砍掉。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做假脚出售。有一天,齐景公想叫晏子换一换住所,对他说:“先生的住宅靠近市场,又狭小,又嘈杂,请换一个清静的住所吧。”晏子说:“这是先父住过的地方,我的功德远不及先父,这间住宅对我来说已经是够奢华的了。再说家近市场,早晚买东西方便,对我是很有利的。”齐景公笑着说:“先生住在市场旁边,可知道最近物价的贵贱吗?”“当然知道。”晏子答道。“那么,什么东西卖得贵,什么东西卖得贱呢?”晏子答道:“假脚卖得贵且在天天涨价,鞋子卖得便宜且在天天跌价。”齐景公听了脸色大变,于是就不再滥用砍脚的酷刑了。

    [简析]

无形之手显身手

    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事物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事物的本质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典故中晏子抓住了最能反映本质的现象:用“踊贵屦贱”这一事实揭示了齐国刑法残酷、荼毒人民的重大问题,不露声色地向齐景公劝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假脚为什么会贵?因为假脚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假脚为什么会供不应求呢?因为滥用砍脚的酷刑。同样,鞋子为什么会便宜呢?因为鞋子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为什么鞋子会供过于求呢?因为滥用砍脚的酷刑。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晏子的这一做法,正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利用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算得上是人们利用价值规律的特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