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职业幸福应该具备的几种意识(二):换位意识

(2012-07-25 21:39:03)
标签:

教师成长

政治精品屋

专业成长

教育随笔

校园

职业幸福

分类: 随笔

教师职业幸福应该具备的几种意识(二):换位意识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

王国芳

    毫无疑问,影响和制约教师职业幸福的因素是很多的。但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身处校园的教师的职业幸福,在某种程度看,就存在于自己与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当中。我一直认为,人的能力虽有高低大小之别,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我们走向成功与幸福的必备品质。因此,换位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与学生思维换位——使工作更高效

    事业的成功是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教师的职业幸福同样依赖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没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和高效,教师的职业幸福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教师的工作又不同于其他工作,并不是光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就一定能取得成效的。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师本身的投入,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转化为“产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重视并养成“换位意识”——自觉以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具体的接受能力,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若一味地以自己的立场、角度、水平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的原因,不是学生水平太低,而是教师水平太高;不是学生素质不高,而是我们教师要求太高。教师都是从学生变过来的,但我们在工作中,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思维换位,听起来很抽象,其实做起来也挺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教师要多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的,怎样玩的,怎样与同学相处的,怎样与老师交流的,等等。思考学生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也即与学生换思维,这能有效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是使我们的工作更高效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教师职业幸福的必要基础。

    二、与同事换感受——使关系更和谐

    与同事关系的和谐,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压力的日益变大以及人的个性的不断张扬,同事关系的不和谐甚至不健康已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不可能从同事绷着的一张张冷面空中寻找到的。相反,教师的职业幸福只能从自己和同事的笑脸中去体会和感悟。相对而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还是比较简单的,很多教师之间的不愉快、不和谐并不是由于直接的利益矛盾造成的,而往往是由于教师之间的缺乏理解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误会所造成的。当然,这也与教师的工作特点有关系。虽然我们说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集体的协作,但很多时候恰恰是教师个体在发挥本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正是因为这种特点,造成了一些教师在工作上缺少沟通,这也是导致出现一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从我们教师自身而言,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从自己的角度看,无论是自己所做的事,还是所说的话,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一下可能产生的感受,即要“把别人当自己”,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从同事的角度看,无论是同事所做的事,还是所说的话,也要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他做这些、说这话的出发点是什么,而不要轻易的、盲目的就给对方下结论,即做到“把自己当别人”。而要做到这两个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自己要心中有他人,而不能只有自己。只有关注别人、了解别人,才有可能真正地做到换位思考。关注别人,永远比只关注自己来得快乐;关心别人,也永远比只关心自己来得幸福。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生活在幸福当中,还是不幸当中,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三、与领导换高度——使心态更阳光

    教师的职业幸福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笔者这里想谈的主要是教师职业幸福与学校领导的关系。一所学校的领导开明、高明,教师的幸福指数自然就高;反之,则低。但是,这也只是就总体而言。再开明、高明的领导之下,也总会有一些老师郁郁寡欢;反之,再不开明、再不高明的领导之下,也总会有一些老师仍能工作得有滋有味。这应该跟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不无关系。说实在的,现在的学校里,领导和老师之间对一些问题存在着看法上的差异、甚至对立,也是常有的事。但可能会有一些老师,一碰到此种情形,便是骂爹骂娘,似乎学校领导就是专门跟他过不去的。此种心态,职业幸福何以体会?其实,身在学校,有一个事实我们还是要认识清楚的,那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一位校长会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出台专门跟老师过不去的或者专门整教师的政策或者措施的(若校长是非正常人士,则不在本博讨论范围)。很多时候,老师对学校出台的政策或者措施有意见,往往都是认识层面上的差异所引起的:老师一般是站在自己个体的立场上看问题,而领导则需要站在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两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若教师不善于换位思考、学着从学校整体的高度来看问题,那很多“烦恼”就会自己寻上门来了。很多工作,本就是教师自己的职内之事,如教学研究、如教师培训、如专业发展等等,但学校一重视、领导一强调、有关部门一提出措施,部分教师就把它们当作了学校强加给自己的负担,于是心态发生变化,使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烦恼的工作状态。这不是我们自己“寻来”的烦恼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山还是那座山,只是我们所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面对学校及领导与自己观点不一致、做法相抵触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走出“小我”,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高度对问题作一下重新审视。也许,角度一变天地宽,我们的心态可能因此而更阳光,我们的职业也会更幸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