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为何就没必要写毕业论文?
王国芳
大学本科毕业生要不要写毕业论文,这本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一个人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也无须去评论别人的想法。但今天我看了新浪博客上熊丙奇先生的博文《本科生有必要写毕业论文吗》(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2e2hp.html
),实在不敢苟同,忍不住也要说上几句了。
看熊先生的意思,是很反对本科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但他反对写毕业论文的理由是很奇怪的,似是而实非的,会给人以误导。我把熊先生博文中所提及的理由分析如下,请广大网友作个裁判:
熊先生的第一个理由是:“要求所有硕士(不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以及本科生,都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引自熊先生的博文,下同)的这个“我国高校的统一做法”是“很有问题”的。为什么很有问题呢?因为“在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通常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只需通过规定的课程学分即可毕业;课程型研究生,由于是应用人才,也不要求撰写论文,读完规定学分的课程,就获得硕士学位”。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通常不要求写毕业论文,所以我们要求写毕业论文就“很有问题”了。恕我寡闻,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我们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大学毕业生都不需要写毕业论文?因为熊先生在博文中有两个限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通常”。而且,我也不清楚熊先生这里到底用了何种逻辑?西方人吃西餐,我们是否应该讨论一下,我们的中餐是不是“很成问题”呢?美国人讲英文,我们是否应该讨论一下,中文是不是也“很成问题”呢?
熊先生所持的第二个理由是“由于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也没培养起学术研究的能力,因此,对于论文,基本上采取应付的态度”,所以撰写毕业论文就没有必要了。我看不出撰写毕业论文是否必要这个问题,跟学生有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有何关系;但我以为,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学术研究的能力”薄弱,恰恰彰现了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的必要性。何以熊先生竟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呢?一方面抱怨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学术能力不强,一方面却又拼命堵塞增强学生学术能力的道路,这又是什么逻辑?
熊先生的第三个理由是“不少本科生、研究生,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跑人才市场,准备考研、出国”,撰写毕业论文便成了他们的“严重的负担”,于是乎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便有了取消的必要了。毕业论文如果有嘴,我想它们肯定要大喊“冤枉”了。我们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升学的压力,要跑人才市场,要准备考研,确实背负着“严重的负担”,但为什么把帐都“赖”到一篇小小的论文的头上呢?照熊先生的推理,学生这么忙,上课肯定也是“负担”,考试更是“负担”,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也自然也会成为“负担”,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些都取消了呢?
熊先生的第四个理由,更是耸人听闻了:“临到毕业时交不出论文,也就只有请人代笔了。可以说,毕业论文要求,没有拯救大学教育质量,反而破坏大学的风气,催生学术不端,让很多学生背上不诚信的枷锁。”毕业论文真是如此罪大恶极,非“枪毙”不可吗?我不知,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何时、被何人赋予了“拯救大学教育质量”的神圣使命。现在既然不能完成这个使命,所以属于“渎职”,自然要被消灭了——不知这是不是熊先生的逻辑。但是我想,给毕业论文扣上“破坏大学的风气,催生学术不端,让很多学生背上不诚信的枷锁”的罪名,这明显是打错了板子。这就像社会上有人制造假币却把责任推到真币的头上、马路上有人闯红灯却把责任推到红绿灯头上、有官员贪污腐败却把责任推到职位和权力头上一样的滑稽、可笑。
熊先生提出的最后一个理由是“本科毕业论文和专业硕士论文,对于大学来说,早已是‘鸡肋’。很多学校准备调整对学生的论文要求,却迟迟没有行动”。我没有调查过,也没有上网搜索过,我国到底有多少大学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和专业硕士论文”已经成了“鸡肋”;我同样说不出“很多学校准备调整对学生的论文要求”的“很多”是个怎样的概念。但我倒觉得,假如真有学校要对学生的论文要求进行调整,也不能排除是受到了像熊先生一样的呼吁取消毕业论文的社会舆论压力而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可能。
综上所述,熊先生所说的本科毕业生没有必要写论文的理由是似是而实非的,对于推进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非建设性的。我以为,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到现在,远没有到取消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换句话说,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在现阶段仍是必要的。
首先,这是由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得以不断普及,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我国的大学招生录取的比例仍不是很高。建国初期自不必说,我这里只列举几个年份的数据:1979年全国高考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但只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1998年,全国共录取108万人;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当年开始,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即使到了招生规划不断扩大的2011年,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才681.5万人。2011年的681万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往前推六年,即2005年我国初中招生数是1988万人,也就是说,不算小学毕业未上初中的学生人数,我们2011年的大学招生也仅仅是1988万人中招了681万人而已,更何况本科招生又只是681万中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到现在,我国真正能够接受本科教育的大学生,仍然只是少数,他们仍然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学术昌盛的重要人才支撑!作为国家,作为大学教育,自然有必要对他们提出较高的学术要求,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本科教育来说,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国情,教育也一样。诚如熊先生所言,现在的不少发达国家,对本科毕业生没有毕业论文这一要求。他们为什么会没有要求呢?因为他们是发达国家啊,大学的普及程度高。我想,我们的大学普及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我们也可以完全不对本科毕业论文提现在的要求;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普及到一定的程度,那么我们对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也确实是可以考虑取消的。只是,目前还不行。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啊!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其次,这也是由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在不断推进和深化,但无庸讳言的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其服务应试的功能是不可能一下子转变的。因此,我们的高中学生更多地还是埋首于题海中,为一张进入大学的门票而苦苦跋涉。我们的学生,不像发达国家,在中学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做课题、写研究报告,具有较好的研究训练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这种先天不足,只能依靠大学阶段的教育进行弥补了。我想,这是我国的大学所责无旁贷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没有更大的改变和转型之前,我们的大学就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的教育任务,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这对学生对国家是都有利的: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能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我们不能只看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并没对大学本科毕业生提毕业论文的要求这一面,而忽略了他们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的另一面。如果我们简单、盲目照搬他们的那一套,难免会东施效颦,不仅遗人笑柄,更会祸国殃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