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章背后的故事(2):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美丽

(2012-05-14 13:41:31)
标签:

随笔

教师成长

教研

论文

教育

分类: 随笔

文章背后的故事(2):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美丽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

王国芳

    我一直认为,命题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在积极进行命题实践的同时,也自觉作一些命题方面的反思与研究。这儿,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政治选择题命制“十性”》一文的来历(连载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和第3期)。

    《政治选择题命制“十性”》一文最初的题目是《政治选择题命制中应注意的十个“性”》。当时,我想写的是一篇如何命制政治选择题的指导文章。但面对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变化万千、甚至奥妙无穷的选择题,要分析“如何命制”,还真是无从下手,令人徒生一种有心无力之感。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分析不了选择题如何命制,难道不可以分析选择题不可以如何命制吗?于是我就转而研究选择题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选择题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以及这些问题应如何避免。分析清楚了问题选择题的“问题”所在,寻找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就从另一个侧面解决了政治选择题应如何命制这个问题吗?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一些有“问题”的选择题,无论是课后练习、还是各类规模性考试甚至高考当中,都难以幸免。每每碰到此类题目,老师们不是相互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最后不了了之,就是以天下皆醉我独醒自居、义正词严地对命题人来一番批评甚至谴责。我是俗人,自然也免不了干一些这样的事情。但自从开始关注“问题”选择题之后,再遇此类题目,我不仅不觉得可恶,反倒感到“可爱”,时常细细品味,有时甚至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在积累了大量的问题选择题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容易了,我概括了政治选择题命制中应注的十个“性”:料引用的科学性、肢干关系的逻辑性、行文格式的规范性、试题内容的真实性、思维过程的缜密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题肢制作的美观性、教育目标的导向性、考查内涵的丰富性、材料选取的共识性。我给每一种“性”选择了一个典型试题,具体分析了题目的问题所在,并给出详细的改进意见或方法,《政治选择题命制中应注意的十个“性”》一文便顺利出炉了。发表的时候,可能为简洁起见,编辑老师把文章的题目改成了《政治选择题命制 “十性”》。

    《政治选择题命制 “十性”》一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教研原来可以如此简单。从某种角度看,教学研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正因如此,有些老师对教学研究会带有些许畏难情绪。其实,教研是可以非常简单的。正如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正面分析选择题如何命制固然有难度,但我们可以换个视角,以退为进,从日常教学中司空见惯的问题选择题做起,分析问题所在,分析如何避免,不是曲径通幽、完成了对选择题如何命制的分析吗?而“这个题目不好”“这个题目应该怎样改”之类的思考,不都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在做的吗?这正所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是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美丽。无论教育还是教学,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问题或者困难,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很多时候,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我们若把问题当作一种负担,一味地消极逃避,那它真的就会成为压垮我们的一根稻草;但我们若把问题当作一个锤炼自己的良机,乐观应对,那么它可能就是推动我们不断成长的动力。如何面对问题或者困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我想,我们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如果少一些破坏性的埋怨,就会少一些无端的烦恼;而多一些建设性的研究,或许,你就会发现,原来“问题”可以如此美丽!这是《政治选择题命制“十性”》一文的写作给我的最大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