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事知道怎么办》- 打开爸妈智慧和想像之门

(2015-08-29 19:54:09)
标签:

美国

育儿

分类: 书香童年
“故事是有生命的。它真实的生命始于它开始活在你心中的那一刻。”

《故事知道怎么办》- <wbr>打开爸妈智慧和想像之门
英文版叫做 Healing Stories for Challenging Behaviour。
《故事知道怎么办》- <wbr>打开爸妈智慧和想像之门


和孩子相处,充满快乐,也颇多挑战。每个做父母的肯定都有气急败坏,对着孩子大喊的时候。一次我跟好友说,别跟孩子大喊大叫,给他负面影响。朋友说,就这招对我孩子最好使,一喊就听话了,跟孩子好脸色他就没反应。

生气的时候,我对乐乐偶尔也会喊叫两句。乐乐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妈妈,我不喜欢你那样。” 孩子像海棉一样,有意无意在观察和模仿我们的日常行为 - 无形之中我成了一个“坏”榜样。如何既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又让孩子听到爸妈的声音和想法,建立规则呢?

一次,我开始翻《故事知道怎么办》,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故事,神奇的故事,对我们的心灵有这样神奇的疗效。多年从事华德福教育的Susan Perrow一辈子研究故事和它的治疗效果,给我们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到了娓娓道来,循循善誘的妈妈的形象。

相比起其它的“讲故事”类书籍,这本书最有深度,属于十年磨一剑的作品。这本书收集大量故事和童谣,告诉我们如何用“讲故事”来化解孩子的挑战性行为。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

我们开始在家里实践多用故事来交流。这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修身,因为得一点点打破三四十年前养成的固有思维和做事方式。

乐乐小的时候,我带着她单独去书店玩,然后吃批萨饼,一走路她就说累了,要我抱着走路,我已经抱不动乐乐走那么远的路了,可是她一直央求着。我说乐乐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就是Lana,Tana和仙女国小仙女的故事。一路上讲着讲着,我们不知不觉地三十分钟过去了,到家了。那一阵子,乐乐和妹妹两个人抢东西,还有互相竞争,发生一些比较有挑战的事情。我编的故事就融入了两个姐妹的日常生活元素,讲述Lana和Tana如何面对她们的冲突。后来每个晚上姐妹俩就要求我讲Lana和Tana的故事,一章一章的编。我们还开始画图,自己做书。

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其实不光是讲故事那一刻,很多道理随着时间会得到沉淀。多年以后,孩子们大了,印象中还有那些伴随着她们入睡的故事,那样的幸福感,让它代代相传。

********后记:******** 
本文2年前开了个头,上周参加了由爱书妈妈组织的爱书群,每个月交一篇好书推荐和读后感。就想起这篇开过头没结束的烂尾工程。最近工作太辛苦,脖子一周动不了。坚持做颈椎操,得到缓解。百忙之中,坚持读书写字,表扬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