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乐
爱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83
  • 关注人气:8,8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拥有一颗 感恩心和同理心

(2015-08-30 05:00:08)
标签:

育儿

分类: 成长路上(2015)
让孩子拥有一颗 <wbr>感恩心和同理心让孩子拥有一颗 <wbr>感恩心和同理心

当妈的每天看着俩孩子总是特别高兴,没事就喜滋滋得跟老姨说,“老姨,你看咱家孩子多好。”一天老姨应付两声,支支吾吾,我举得有点不对,就追问了几句。老姨说,“乐乐跟我挺好的。娃娃不好说,中午吃饭我坐她边上,她不让,把我推开。有时还翻白眼。”我俩无奈地笑了笑这个小屁孩。

后来找了一个机会,我去问乐乐和娃娃,吃中午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姨姥姥做在身边? 娃娃说,“姨姥姥吃饭的时候总把菜放到粥里,特别yucky(恶心),而且她还不刷牙。”我心里想这个小妮子,得想办法教育她一下,但当时也没多说。

这让我联想到以前听亲戚讲的故事,有几个老人抱怨说孩子对自己说话不尊重。即使我小时候跟大字不识的姥姥关系甚好,都难免出点类似的小事故,惹得姥姥直哭。乐爸虽然从小是奶奶带大到五岁,可是奶奶进城看病的时候,乐爸已经完全跟奶奶不熟识,很少说话,奶奶后来病重去世,这么多年,每次想起来,都感觉遗憾,一个初中小伙子,整个世界都是自己,希望当时要是有高人给点拨一下“不懂事”的自己该多好。

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她种上一颗感恩心和同理心,为娘觉得是生活幸福的基础。那几天刚好看见乐奶奶从微信上发过来的一则故事,觉得用在这件事上恰到好处。

晚上睡觉的故事时间,我们相拥躺在床上我跟娃娃说,“姨姥姥过来帮我们,我们对人最起码要尊重。我们不让姨姥姥吃饭坐在我们边上,她心里会很伤心。咱们书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不想让别人用同样的方式这样对待你,你也不能这样对待别人。”乐乐也在一边帮腔,“对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娃娃脆弱的小心灵可能觉得我们在“无情地批判”她。就躲到床的最边上,赌气不理我们。我说,“好了,妈妈给大家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吧。”

*****故事开始*****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城里,奶奶住在农村,一次奶奶坐车很久到城里来看我们。她专门缝制了3套衣服给我,农村做的衣服是土布材料,还大红大绿,我看一眼就嫌弃了。从微笑得满脸皱纹的奶奶手里拿过三套衣服,我就丢在凳子上。这时妈妈在阳台大喊说洗衣机漏水了,我抓起凳子上的衣服就跑到阳台,丢到地方当起了抹布。看到抹布是奶奶刚带来的衣服,妈妈也没说什么。后来姥姥去了阳台晾衣服,呆了很久都没出来,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眼圈红红的走到客厅,跟我说:“妞儿,那三套衣服奶奶搞错了,是奶奶自己的衣服,给你做的那三套,奶奶老糊涂给忘记在农村了。”爸爸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随后奶奶将地上的衣服拿起来,用手搓洗干净。第二天,奶奶穿上了说是拿错的衣服,但是很明显地,衣服非常窄小,住了两天,奶奶说不放心家,就回去了。

没多久,爸爸过生日,我和妈妈给他准备了生日礼物,一条领带。可是爸爸说了一句“太丑了!”就把领带丢进了垃圾桶。“爸爸,你太不尊重人了!”我抗议。爸爸说,“奶奶在的时候,你感觉到她的难受了吗?老人家每天省吃俭用,买了乡下集市最贵的布,用手一线一针缝了一个月,手被扎破了好多次,送给孙女的衣服,就那样被扔在地上!”

一周后,我和爸爸妈妈特意回了农村一趟,远远看见老人还是穿着“送给我的衣服”,眼圈都红了。我心里很难过,羞愧地低头,因为我的心里只有自己,从来都没有在意奶奶的感受。我跟奶奶道歉了,奶奶抱着我开心地笑了。

*******故事完毕******

我接着说-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都有跟不上时代的时候。到了我老的时候,我也不愿意你们看不惯我。到了你们老的时候,你们也希望获得爱和尊重。这种品质和心境,都是从小时候一点点养成的。

姨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是缘分。让我们心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这一生有缘和我们成为亲人的人,有缘在一起渡过很好时光。当她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她们。姨姥姥把菜放在粥里,是每个人习惯不同,那样并没有妨碍到你,那就尊重别人。关于刷牙的问题,姨姥姥每天都刷牙,如果你觉得不够彻底,我们可以给姨姥姥送到一瓶漱口水,姨姥姥一定会接受。

故事讲完了,娃娃在那边哭上了。哎呀吗呀,咋哭了呢? 就是讲个故事而已。我把娃娃搬到床这边,搂在怀里,做安抚工作,后来大家说好要善待周围的人。

姨姥姥第二天跟我说,俩娃给她送了一瓶漱口水。搞得我俩哈哈大笑。

************

前文写的书评《故事知道怎么办》,这里想写一篇最近发生在家里的小故事,如何通过讲故事来让孩子感受一个大道理。

感恩心是什么大家都理解。同理心是什么意思呢? 百度百科说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万贯家财,高超技艺,感恩心和同理心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让孩子拥有一颗 <wbr>感恩心和同理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