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3岁3个月)和最近一些事

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路上(2013) |
一件事情有些内疚 - 福娃三岁生日的时候没有写文纪念。3岁3个月小记一下,主要是福娃最近事情闹得比较多,终于给自己闹出一篇文章来。哈哈。
可能老二们经常被忽视,所以个性特别强。福娃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可以实现,就把别人推开,说“我自己,我自己,我行,我行”。她的屋子里有三个灯。每天睡觉都一定自己关灯。一盏等伸手就够到了;然后又爬到自己桌子上,站在上面够第二盏灯;然后从桌子上下来,搬自己的凳子放在墙边,踮着脚,把屋子顶棚上的灯关掉,
姥姥姥爷刚来的时候,福娃对她们可好了,又亲又抱的,可爱死了。姥爷甚至小心询问能不能把福娃带回过去一年。后来福娃就掉链子了,不跟姥姥姥爷玩,每天哭哭啼啼,早晨醒来哭,晚上睡觉哭,只缠着爸爸一个人。一次不小心把姥爷的嘴踢出溃疡;一次不小心把爸爸的眼镜踢坏了 - 整个一个小霸王。姥姥姥爷说,“这孩子变了。”
福娃两个半月前加入姐姐的学校。到了新学校以后,老师说她有时把旁边桌上小朋友吃的东西推到地上;有时用手打人,一次打了她好朋友Katharine,一个中国小朋友,Katharine用手抓娃娃脸,留下四道血痕,爸爸去接时,两个人又好的抱在一起;有一次我们去学校参加秋季节,她和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女孩玩的很好,女孩子叫Ella S,是她的好朋友。后来在操场上,娃娃抓住Ella S的鞋子就扔得远远的,Ella S跑过去,娃娃又扔远了。小姑娘很nice,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看见了,给制止了。娃娃却嚎啕大哭。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对Ella S,她哭喊着说“因为我不喜欢她了,因为我不喜欢她了。”
后来一天,在学校操场上,娃娃又用手抓monkey bar上Ella S的脸。老师写条子回家,建议我们停止娃娃的电视和最喜欢的玩具一周(这两样我们都没有),就停了她的巧克力一周(万圣节拿回一小筐的糖)。回家问娃娃为什么抓Ella S的脸,她气愤地说,“Ella S她嘴臭,不刷牙!”我昏倒,这都什么理由呀。后来老师说可能是她不愿意Ella S跟别人玩,或者不愿意Ella S在Monkey Bar上玩,就动手了。
第二天跟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在social/emotional这一项,老师给娃娃的测评是below peers,就是没有到同龄孩子的水平;但是不要担心,这很正常,我们只需要配合起来,帮助福娃;另外娃娃英语语言测试没有通过,秋季再测试一次。我们跟老师谈了一些具体办法。我们一方面不担心,一方面也不敢放松警惕。娃娃一个新的篇章又开始了,我们需要改变策略了。
我们也愁,也不愁。就最近这一两周,娃娃似乎变化很大。孩子长得太快了。
她忽然就愿意自己睡觉了。一个月前,每天睡觉都哭哭啼啼,捧着奶瓶;现在我跟她说,“娃娃,可以妈妈给你唱首歌,唱完以后请你自己睡觉,好吗?”娃娃说,“妈妈,你不陪我睡了吗?你去干什么呀?”我说“我还得去洗衣服,然后工作一会儿。”娃娃问,“妈妈你去工作吗?”我说“是呀。”娃娃接着问“妈妈你工作完再回来吗?”我说是的。小家伙可甜了。就这样,福娃终于(其实很快)学会自己睡觉了,再也不用陪到睡着。
可能是老师跟福娃谈了。老师说会在学校里做role play - 角色表演,给孩子们讲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不是。最近福娃的语言有变化,经常说,“mom, you need to speak nicely to me”,“mom, 你不能总是生气。”听出来,这些概念记在她心里了。我问她最近对小朋友好(nice)了吗?她点点头。问她还和Ella S玩吗? 她说,“不。她跟别的朋友玩了。”语气里有些sad,但又不在乎。
乐乐今天又重申了她的四个要点 - be peaceful, speak nicely, don't get angry, 还有一点忘了得回去问问乐乐。
两个孩子每天在这样的语言和环境下熏陶,行为越来越佳。有时候闹起来也不可开交,我问乐乐怎么没有peaceful了,她笑着说,“我就是有点silly。我除了peaceful,偶尔也会silly。”然后就silly地笑呀笑。
孩子们让我好感动。真是希望每天能跟她们在一起待很多很多很多时间。不知道自己工作上花那么多的时间,而丢掉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值得吗? 答案也很简单 - 少工作点。至少这个周末没工作(撒谎了,就干了30分钟),少工作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写文了。
****
我忽然想起来福娃半年前参加这所学校面试的情形。她和老师玩了30分钟,老师说她非常pleasant -让人非常愉快的一个孩子。福娃和老师玩一盒子的扣子,五颜六色,两个人把相同的图案找出来。忽然福娃看见一颗小石头,就拿起来,冲老师比划一下,跑开了,到鱼缸那边去了,用手比比划划。另外一个老师在喂鱼呢。福娃的语言表达一直比思维发展慢很多,所以她也说不清楚想干什么。
面试她的老师问,“噢,在喂鱼呢。你是相看喂鱼吗?”娃娃点点头,又拿出手里的石子,指一指鱼缸底下,我们终于明白她的意思了 - 那颗石子不属于装扣子的盒子,而是属于鱼缸的 - 鱼缸底下铺满了类似的石子。
我禁不住在心里WOW了一下。我是绝对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 首先一进教室参观的时候,鱼缸里的石子就不会在脑子里打上信号;其次扣子盒子里有石子我也不会在意-实在不行就扔了呗;最后,也不会坚持要把石子放回鱼缸里。我感觉,作为一个大人,我丧失了这种对事物真真切切的体会和感受能力。我的秩序感不是organic的,是被训练出来的,她们的是。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不愿意对孩子说教太多,虽然偶尔也会,因为我的大道理可能是偏颇的,是自以为是的。最好的放松心情,多多聆听,经常就跟孩子学上一招两招的。
********
今天带着乐乐福娃和乐爸去看一个钢琴老师的recital,主要是我想去看看那个叫做Janet
Wu的15岁女孩子。我从来没有追过星,当了妈以后,倒是去追这些小星星了。跟Janet妈妈联系上了,很是激动,以后可以多去听听Janet的音乐会了。
Janet Wu - Piano Artist; 15 years old
上午去新认识的镇子里台湾妹妹家里玩,丈夫是德国人,两个孩子。妻子读博士的时候生了两个孩子,4年读完5到6年的学业。读的是很不好念的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现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副教授- 教授entrepreneur, angel inventor, etc。镇子里藏龙卧虎的。丈夫一年出差一半时间,都是台湾妹妹自己照顾两个孩子,景仰一下,以后再抱怨的时候想想台湾妹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