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来信 -《一岁就上常青藤》2
(2009-03-23 08:24:56)
标签:
第六个月亲情无价爷爷奶奶来信学无止境育儿 |
分类: 书香童年 |
《一岁就上常青藤》主要观点(续一)
5, 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 现在更有提倡读 "经"
的。即使不走这种极端的家长,让孩子背诵 "锄禾日当午", "白日依山尽"
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与此相关,中国的孩子识字特别早。但在常青藤的教育中则找不到这一套。 要知道, "常青藤"
最初是上面提到的美国八所名校的体育联盟的名字,这些学校通过这个联盟彼此之间有固定的体育(特别是球类)联賽。也就是说,如果按字面意思讲,
"常青藤" 讲的是体育。为什么美国人用一个大学体育联盟的名字来称谓最精英的教育呢?
6, 常青藤教育从自己家里开始,从孩子一岁前后就可以起步。孩子能不能上常青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是否接受了常青藤的家教。 所谓 "常青藤的家教",就是把常青藤的基本教育原则,落实到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常青藤视大学为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把一个大学切割成几百人左右的一个个小学院,学院内的师生就能基本做到相互认识,叫得出名字,有利于共同体中的成员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建立个人层面的网络。一个学院,就像一个家庭。常青藤之所以坚持把一个大学几千名本科生分割成寄宿学院这种几百人的 "小环境",主要是因为其教育是面对面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不是满堂灌式的。
7, 所有的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 究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哪种人?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功的话,从一岁就应该在家里开个小常青藤,用孩子和家长非常平等的那种对话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
8, 从小得宠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 被管教过严的孩子, 则往往不那么机灵。 道理很简单: 孩子从小被鼓励和外界沟通, 发出自己的意见和声音, 智力发育就比较充分, 信心也比较足。 一张嘴就被呵斥 "闭嘴",或者被置之不理,则会逐渐丧失和外界沟通的欲望和信心, 接受的外来刺激也不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沟通者,倾听者,应该有一些牺牲精神,让孩子的沟通欲望得到满足。
9, 智力基本属于先天的, 没有证据表明智商能被人为地提高。
但是,后天的教育仍然很重要。第一,适度的早期开发可以帮助孩子发挥其潜力;
第二,家教对培养孩子的口味和习惯非常重要。
10, 在婴儿时期,孩子还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只能用哭来和大人沟通。大人和婴儿沟通的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恐怕就是音乐。 古典音乐比较细腻丰富,我的女儿也许是因为听古典音乐长大的,心灵比较敏锐,性情安详。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