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反刍(三)
(2010-04-09 00:30:14)
标签: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多德 |
分类: 被反动派 |
N21 在投机中,分析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指导的作用。只有在运气的作用相对不重要的领域,才有可能由证券分析家发出权威的声音,并对其分析的结果承担责任。
凡投机性操作,必然要基于预测性分析而“押宝”,押对了赢,押错了输,运气成了成败的关键。
N22 在错误的价位上买入股票,其危害不亚于买错了股票品种。
虽然投资者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而投机者推断猜测未来;虽然投资者关注买什么而投机者关注什么时候买,但是投资性操作和投机性操作一样,最后都落实到了价格上。投资和投机的共同盈利模式都是“低买高卖”。投机者在合适的价位上买入,会赢;投资者在不合适的价位上买入,会输。
N23 任何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消费者都愿意购买信誉卓著的商品,即使是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但是,这条规律当然不应该适用于掌握专门知识的购买者,因为他们不是仅仅凭商品的知名度而评判其质量,而是要进行分析考察。有时候,假如他们觉得获得的商品足以满足要求且价格具有吸引力,他们甚至会在质量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牺牲。
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你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你可以买入任何经过你详细分析过的投资标的,哪怕它名声不好,有种种瑕疵;如果你不是这样的投资者,选择公认的好企业、蓝筹股、大众情人股可能是相对安全的策略。
N24 适用于无经验的证券购买者的原则:无论条件怎样,都不要把钱投资在不良的企业上。
在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跑步。
N25 适用于证券分析家的原则:几乎每一种证券,都会在某些价位上显得很便宜,在另一些价位上显得过于昂贵。
在香港街市里10块钱可以买4个苹果,如果有虫眼的苹果,4块钱可以买10个。
N26 作为证券分析家应该关注市场的情况和被普遍看好的企业,但也要保持独立的判断。如果有充分的理由,分析家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出人人皆看好的证券,选择人人都不看好的证券。
证券分析家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至于公众的偏好只能作为参考线索。
N27 分析所关心的应该是有事实支撑的价值,而不是主要以预测为基础的价值。
投资者-分析-事实;投机者-预测-未来可能。买股票是买未来,但是个人对未来难以预测。
N28 分析家也必须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但他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不是希望从预测中获利,而是防止因这些变化遭受损失。总而言之,分析家将未来发展看作是一种自己的结论必须面对的风险因素,而不是他的分析依据的来源。
投机家指望从预测未来中获利,把预测作为买入依据;而投资家从预测未来中避险,并不把预测作为买入依据。
N29 于是,分析家应最重视的质的因素就是内在稳定性。稳定性的概念是指抗变动性,或更进一步,过去结果的可靠性。
N30 分析家的工作必须基于数字、基于经得起考验的检验和标准。但有数字是不够的,质的因素方面的考虑可能将根据数字方面的考虑而得出的结论完全推翻。某一种证券的统计数字可以非常“好看”,但如果其未来发展疑虑重重,公司管理层可信度低,仍然应该拒绝对其投资。再次强调,分析家应该对“稳定性”这一质的因素给予较高的重视,因为稳定性体现了基于过去的结果的结论不大可能会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