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反刍(二)
(2010-04-07 20:08:45)
标签:
《证券分析》杂谈 |
分类: 被反动派 |
N11 如果投资无利可图,而投机又充满危险,聪明人该采取什么对策?也许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证券上来——那些通过仔细的分析而发现它们的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债券或股票。
想起当年有个外国名教练对缺乏临门一脚意识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说的一句话:“到了前场,如果你不知道把球往那里踢,那就朝球门里踢吧!”缺乏临门一脚有能力问题,但首先是意识问题。曾经,我买股票时根本不考虑贵贱,而只考虑走势和成交量的热络。
N12 不可否认,寻找低价证券的做法也容易出错,而且在近年的金融市场中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且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在通常情形下,这种做法可以产生较好的平均效果。而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基本稳健的态度,成为在投机热潮中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这里的“低价”,不是指绝对价格低的“细股”,而是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题外话,我买股票一贯倾向于买低价位股,只是最近才开始买几十块钱一股的股票。
N13 (证券)分析的含义是指通过对现有可掌握的事实的认真研究,根据经确认的规律和正确的逻辑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基础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和数据”,极其审慎的预测是基于可靠的过去和现在事实的极其靠谱的趋势外推。任何不靠谱的主观臆断都不属于格雷厄姆式证券分析的范畴。本人在看股票时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恰恰是这些想象的因素使自己站在投机者行列中。
N14 投资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在法律和医学方面也是如此,因为在这些领域,个人的技巧(艺术)和机遇对成败与否起了重要的作用。
投资分析可以是科学的,但投资操作本身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实任何人类行为皆如此。既然有艺术成分,就会有不确定性,成败与否就会有个人运气的成分。我们要清醒:哪些成功是拜老天爷所赐,否则你会飘飘然,接着会受到失败的惩罚。
N15 内在价值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概念。一般来说,它是指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作为根据的价值,它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不过,如果认为内在价值可以像市场价格那样确定就大错特错了。
“内在价值”不是追求精确的正确而是比较基础上的模糊正确。它是一种多维度(资产状况、PE、股息收益率、确定性前景、治理和管理水平等)、比较意义(与同行业比较)上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方法体系。
N16 关键的一点是正确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要确定某一证券的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而是只需搞清楚其内在价值是否足够——例如,足以为其债券提供保障,或足以证明应该购买这种股票——或者是否比市场价格高或低。出于这种目的,一个大概的,近似的内在价值数字就足够了。
对“内在价值”足够明确的阐述
N17 这个例子说明证券分析所使用的内在价值这个概念具有多大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的情况,内在价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明确性。而明确性的程度则由一个“近似的范围”来反映。
分析水平越高,内在价值的明确性把握程度越高。投资能力的修炼可以通过修炼分析能力来实现,而分析能力反过来基本上可以通过投资业绩来反映。
N18 未来的发展大部分是不可预测的,而证券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历史记录最起码可以用来粗略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不可以精确预测,但是基于趋势外推的预测至少可以提高准确性概率。就像晋升一个岗位,有两个候选人,一个人在先前一个岗位上非常胜任,第二个人在先前一个岗位上非常不胜任,你很自然会选择第一位,因为你根据他过往表现,会认定他胜任新岗位的概率高过第二个人。但是,毫不奇怪的是实际上可能会出现第二个人更胜任的情况。这就是预测与现实的矛盾。分析和投资股票要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理准备。
N19 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一台根据证券的内在品质而精确地、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计量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部分出于理性,部分出于感性的选择的投票机。
如果你通过分析发现大家投票出现错误,也就是说某只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你的投资机会就来到了。或早或晚市场会自我纠正错误,到那时市场会给你奖励。
N20 投资意味着预期的安全性,而投机则意味着已知的风险性。
投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投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学过三年,寸步难行。对大多数普通人,投机是不可逾越的初级阶段,早早晚晚投资成为必然归宿。当然,职业投机家例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