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有什么用

(2013-12-03 16:43:58)
标签:

读书

换名

贫穷

富裕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读书,我知道了这两句话,知道了这两句话的含义后,就拼命地读书,一直从村里读到城里,读到参加工作,不再回到村里与仍生活在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

出生时,父亲给我起了个很文化的名字,然而因为我刚出生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村中一个能掐会算的爷爷就对父亲说:“这小子命硬,你别指望他长大后会有大出息。你还是给他起一个软一点的名字,先让他长大学会为人才行,至于有多大出息那要看他的造化了。”因了这个爷爷的这句话,我失去了那个很文化的名字,就有了今天这个名字。若干年后,我在爷爷的墓碑上没有看到我的名字,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堂弟的名字,再看立碑的时间,我出生已经五个多月,而堂弟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出生。觉得很奇怪的我询问父亲,才引出了父亲以上的话。父亲说:“那个名字原来是你的,而不是你堂弟的。”由此我才得知了我名字由来的实情。

不管这名字是不是我的,我后来变成了我们家庭中最有文化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家贫,我到了九岁都还没有上学。在外修了几年铁路回家的小叔叔看到我没有走进学校,而是在村道上四处游荡,就出钱把我送进了学校。且当时因为只有三年级有空位,就直接把我弄进了三年级。按老师当时的意思,是先让我在三年级混一学期,待到第二个学期,一年级有人把位子空出来后再想办法把我弄到一年级去。没想到在三年级混了一个学期的我,期中考试居然考了个班上第二名,这大大出乎老师的预料。从此后,我小学的履历表上,一二年级就成了空白。

从那个时候起,村中任何人都认为我前途无量,会有大出息,包括那个建议父亲给我改名字的爷爷。他逢人就说:“人啊,生来有什么命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名字,比如某某(我的小名),一生下地就把老娘克死了。他那个命我左算右算都是克父克母的命,才叫他爹给他改名字,没想到真改好了。老天事先就要他读书成材,就赐给了他一个很硬的名字,把名字一改,命不硬了,前程反而好起来了。”从此后,这个爷爷在村里除了给人看宅基地外,算命起名的生意居然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寻着读书的梯级模式,我一路走到今天,并在城里安了家,远离了山里的小村。倒是那个顶了我名字的堂弟,才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至此村子里的很多人都认为我的名字改得好,要不是改了名字,现在恐怕也还窝在山村里面出不来。

这是前话,那么后话呢?后话就有些不好说了。我虽然通过读书成了城里人,但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手上好象从来就没有闲钱过。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四十七元钱的工资,除去每个月的生活费,再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然后再买几本想看的书,余下的就所剩无几了。如果要想置办衣服什么的,除了不买生活用品和不买书,还得从生活费中挤一些才能实现。好在那个时候不买房,房是国家调配的,虽然小一点挤一点,但遮风挡雨是没问题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日子倒过得无忧无虑。工作之余,与同事和朋友相约登山、跑步、打球,偶尔聚会喝酒,把生活打发得有声有色。

成家以后,恐慌也接踵而来,首先是借来结婚的钱还没有还清,又要买房子了。原来国家调配居住的房子要拍卖,价在今天看来虽然不高,但在那个时候却是一笔巨款。每个月一百四十七元工资,除了匀出一部分还结婚欠下的帐,生活费本身就很紧张,现在到哪里去筹那笔买房的钱。走投无路的我和爱人只好向各自的家庭诉苦,父亲了解到我的窘境后,说出了一句他之前从未说过的话:“原以为盘你读书,以后我就有靠了。没想到读书出来,日子比过去还紧张。你读书借的钱刚刚还清,你成家又借一笔钱,成家借的钱还没有还清,现在又来借钱买房子,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就让你在家,不去读什么书了。看看你堂弟,虽然才读到三年级,家产已经上万了。你那么聪明的人,在家日子肯定过得比他还要好。”那时候到处都在树万元户的典型,堂弟靠倒腾山货赚了一大笔钱,不光起了一幢大房子,还被县里树为了万元户,那日子是过得要多滋润就有多滋润。

因为买房,我一直就在欠债还债中打发日子,也因为不愿意经常看到我过着惨淡的日子,在老家的父亲就一直不愿意跟着我到城里来生活,而直到他去世,我调到新地方买房的债都还没有还清。

读书多的我总是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而才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堂弟,日子却越过越富足,从倒腾山货到开办自己的企业,财源却是越滚越大,手上的钱也越来越多。到后来,连固定资产在内,他自己都算不清到底有多少钱了。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也很少来往,但关于他富裕的新闻却是经常看到和听到。特别是小道消息传来的新闻,都会给他披上传奇的色彩。举一个小例,有次他去某学校捐赠,同去的县领导要他讲话,给了他一份写好的讲稿。但他不看讲稿,足足讲了将近一个小时,且不重复,讲得比领导还好,中间还掌声不断。但事实却不似小道消息那么神奇,我们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讲稿上的很多字他不认识,虽然头天晚上有人教了他好久,但面对一大帮人,他一紧张就全忘记了,最后他干脆脱开讲稿,讲自己小时候没钱读书的事,讲和老师捣蛋的事,和同学逃学的事,没想到学生还爱听。学生一爱听一鼓掌,他就忘乎所以地讲下去了,要不是同去的某县领导拉他,他可能还想继续讲下去。

富了的堂弟对命运之说一直很迷信,他认为因为是和我互换了名字,才让他有今天的富裕。为此他总觉得他很幸运。他说这话时幸好我父亲去世了,如果父亲在世,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悔断肠子。有次同我喝酒喝得半醉的时候,他说:“哥,要不是你把名字让给我,我可能也跟你今天一样,只知道死读书,到现在也得过你这种半死不活的日子。”这句话除了讲到互换名字之外,还多了一些眩耀的色彩,我们之间就有了一些隔阂,之后就很少来往了。

村子里除了堂弟一个富裕的人,还有一个也是做生意富起来的堂弟,他也是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积聚的财富虽然没有我这个堂弟多,但光是现金就存了两百多万。在两个富裕的堂弟面前,我曾经通过读书在村子里积聚起来的风光,早已经荡然无存了。甚至于一些人家的孩子因为没有去学校读书,老师找上门来的时候,家长都还会说:“读书有什么用,看我们寨上的某某(我的名字),名声那么大,连间(套)房子都买不起,还不如不读书。看看某某和某某(我那两个富裕的堂弟),他们没读多少书,可人家照样当大老板,照样找大钱。”

这句话传到我耳边时,我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我的存在,影响到村人对读书的认识,更影响到孩子们的前途,深感不安。从此后就一门心思想着找钱,想着尽快把债还清,想着尽快努力改变村人对读书人的形象。得知我成天都在想找钱的路子,一个没读多少书,靠在夜市上摆宵夜摊的亲戚说:“放下你读书人的架子来跟我摆摊吧,包你一个月至少赚一万元钱。”听到这话爱人也心动了,然而却终究是下不了决心。开始亲戚还三天两头催促,最后见我总是下不了决心,就一副恨铁不成钢地说:“真是读书人死要面子,什么事也做不成,活该是受穷的命。”为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窘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