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院涂鸦(一)
(2012-03-05 15:23:17)
标签:
鲁院学习开学典礼调节生活状态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窗户外的乌鸦恬噪的起床钟虽然不大好听,但还是得起床了。离开工作环境后,人好象变得特别能睡,晚上睡白天睡,没课的时候就特别想睡觉。稿子看不下去,写作更是无法聚拢精力。
尽管有那么多瞌睡,每天早上五点半都会准时从梦中醒来,然后打开灯,拉开窗帘,这时,北京的天已经朦胧亮。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里,老家那片土地肯定还在黑暗中。
我一直认为很神圣的鲁院生活,在开学典礼中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次我不再是看客,而是作为主人参与了其中。虽然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在开学典礼上还有点昏昏欲睡,但我还是打起精神认真聆听领导的讲话,以及同学代表的发言。特别是领导的讲话,那种站在一定高度上对文学的阐述,让我还是有所启发。虽然文学这种东西,往往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发现自己的短处就是别人的长处时,我很愿意去认真聆听和获取,力求能够多角度地弥补自己的某些不足。所以在开学典礼上,尽管感到很困,还是打起精神听得很认真,表现得也很虔诚。即使是那些最不愿意听到的各种约束和要求,都一字不拉地听了进去。听了这些要求后,才突然感觉到,如果要让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多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只要把他从一个自由人改变成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至少他的脾气就会由此而得到改变。就像此刻的我以及我身边的这些同学,假如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在各自上班的单位,用这些看起来很荒诞的纪律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早就站出来反抗了。
热情过后的生活渐趋平淡。高潮来自班会课的互相介绍,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讲述自己姓名的同时,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际遇,每个人都力求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其结果是看到有人在回顾自己经历时,不知不觉潸然泪下,把本来很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弄得很沉闷。一个人哭,然后很多人跟着抹眼睛。大家都说上鲁院来之不易,很大一部分人都得要克服这样那样的干扰和困难,才得以走到这里来学习。甚至于那些本来就生活在京城的同学说,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余时间里他们还得坚持到单位去上班,无形中也就加重了学习的不易。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跨入了中老年的行列,大家都清楚,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没机会了。也许是唯其如此吧,才会引来那么多的唏嘘。
每周一三五上午上课,其余时间自己学习和创作,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日子,而这种轻松在开始的这段时间里,却让自己无所事事。除了看书,空余的时间里,我还没有理清思路要干什么?且从工作以来,还从未有过这么多的空余时间,让自己自由支配,这让我一下子感到很难适应。这几天,除了上课记笔记,陪同学去打球锻炼身体,偶尔聚会喝点小酒,我一直在做着生活规律的调节。希望能调节出正常的生活状态,让精神热起来,也让生活热起来。
文学馆后面的小池塘依旧结着厚厚的冰块,而这些天的气候却越来越热,从家带来的冬衣基本上都没有用上。早上锻炼时看到一些树枝已经起苞,在鲁十七学习的时间转入正轨后,春天离我们也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