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压岁钱
(2011-02-28 16:29:07)
标签:
压岁钱捡包五角钱表彰会救济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春节时女儿问我要压岁钱,我拿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递给她,女儿不接,嫌太少,我又给她拿了一张一百元的,她还是不接,直到我拿出了两百元钱,女儿噘着的嘴才舒展开来。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十岁以前,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压岁钱,那时候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吃上一顿饱饭,而从没有想到那最简单的愿望是可以用钱来实现。
一个秋收后的日子,已上三年级的我走在去上学的路上,在距学校不远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包,当时并没有多想就把包捡了起来,捡起包后连看都不看就走进学校交给了老师。
交了包后我就把这事给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学校开大会,把我和我父亲都请到了主席台上,并荣幸地坐到了公社书记和学校校长旁边。那次大会上,公社书记分别把两张大红奖状发给了我和父亲,为此,我才知道这次大会是为表彰我捡到包而召开的。
表彰大会后,公社书记把我和父亲请到公社食堂去吃了一顿饭,吃饭时我才得知我捡到的不单单是一个包,而是一包钱,是全公社五十多位工作人员(包括我们学校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款。当公社书记说出那钱的数字时,父亲惊得把正夹着的菜都抖到了地上。
我家的好运在那个时候就到来了,那一年,从未领过救济粮的我家也有了一份救济粮,我们家里的四个成员每人都领到了一件救济的棉大衣。
转眼间到了春节,由于今年领到了救济,我们家的日子就比别人家的轻松了许多,父亲、姐姐、哥哥和我都套上了领来的救济衣后,脸上也一扫往年过节的愁容,露出了少有的欢笑。年三十那天,父亲摸索着从怀里抠出五角钱对我说:“拿去买一串炮竹来放,今年我们也庆贺庆贺。”
拿到钱后,我就欢天喜地地朝供销社跑,跑到供销社时却发现门是关着的,一打听才知道年三十供销社不开门,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回到家后我十分遗憾地把还在手中攥着的钱递给父亲。父亲没有接我递过去的钱,而是拉着我的手把钱又攥在我的手中,然后摸着我的头说:“你有出息了,今年爹也跟着沾光露脸了,我们家也过了一个像样的年。这钱你就留作压岁钱吧。”
平生第一次有了压岁钱,我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我把那五角钱迭好放进衣袋里,又怕不小心弄丢,于是央求姐姐用线帮我把袋口缝起来后心中才踏实。
那五角钱伴着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开学后我高兴地向周围的同学宣布我有了压岁钱,并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同学用手去摸我装钱的衣袋,在一双双羡慕的眼光中,我尝到了拥有金钱的骄傲。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到的压岁钱,虽只有区区五角,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虽然以后我参加工作有了一份薪水,并有了支配许多金钱的权利,但那五角钱却让我永生不忘。
在春天开学的日子里,某中学请我去给学生讲课,我把我拥有压岁钱的过程和经历讲给学生们听,当即引来了一阵轰笑,那一阵轰笑让我感到了万分的难过。是啊,现如今谁还会在乎五角钱,掉在地上都没人捡,如今哪一个孩子们不是拥有上百元甚至几千元的压岁钱,说到用钱和花钱更是大手大脚,那种一掷千金的气派可以令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人都会黯然失色。我一个朋友的儿子曾告诉我,他一个春节就得了五千多元的压岁钱。于是,再次去给孩子们讲课的时候,我不再说我的压岁钱,而是把那个曾经拥有的压岁钱收起来,悄悄存放到了自己心灵的深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