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海的旅途(二)

(2010-12-29 09:51:12)
标签:

相聚

缘分

友情

旅途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站在海口的土地上,与那么多来自云南、新疆、内蒙、贵州、广西等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作家们相聚,这其中的很多人我只是听过名字,只是看过他们的作品,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日子中,除了极少数与我相距得比较近的人,我从未去设想过有一天我会同这些作家们相聚。就像1988年我独闯海南,想到海南去寻找发展空间,但是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在海南立足下来,然后从海南黯然离去后,也没有设想过有那么一天,我还会到海南来,还会在海口落脚,然后还会从北往南,穿过海岛中部的大山,一步一步地向海岛的南部推进。缘分,是的,我一直很相信缘分,人与自然,人与山水,人与人之间,甚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相逢,乃至相知相识,都是靠那个看不见的缘分来牵线完成的。

赶海的旅途(二)

与内地城市的喧嚣和烦躁相比,海口就像一位素静的少女,不显山不露水地延伸在海南北部的海岸边。昨夜从机场一路过来,除了灌进鼻腔中那一股咸咸的海腥味、粘在身上的闷热以及路边那些随处可见的椰子树,就再也见不到什么可以代表城市轮廓的风物了。路边的灯光淡淡的,如小家碧玉般不似内陆城市边的路灯样张狂和显眼;路边的房屋静静的,如文静的处女犹抱琵琶样半遮半掩在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树身后;就连流经城市中心的海南最长河流——南渡江,也如大家闺秀般静静地滑向远处的大海,不发出一丁点儿让人烦躁的声音。这景致,这环境,不由得不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由于视觉和听觉的影响,总以为我们下榻的酒店是在郊区,清早起床后才看到我们的脚已经踩在海口市中心的土地上。

赶海的旅途(二)

与海口相聚了,与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城市再次续上了缘,在重新认识了海口的晚风和寂静后,即将要与我相聚的那些朋友才慢慢地从我的视线中一个个地清晰起来。肖勤和我和蒙祖芳,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乡土上,都讲着共同的乡音,用相似的生活题材书写着不同风格的文字,经常碰面,经常有过交流,来的时候我们又同乘一个航班的飞机,这就注定了我们要早比其他人熟络和相知。肖勤这位来自黔北遵义的美女作家,是今年贵州文坛比较活跃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中创作成就比较突出的作家,她的《暖》、《金宝》、《我叫玛丽莲》、《上善》、《霜晨月》、《谷雨的月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位现在仍在乡镇担任领导干部的女作家,一路上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不断地打电话和接电话,不断地处理从电波中遥传过来的工作事务。在感叹于她繁忙的同时,不得不对她在一年中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生出更由衷的钦佩。

莫景春来了,这个与我有多次文字交往的毛南本家兄弟,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当我们在同一部电梯中相遇时,都几乎同时叫出了对方的名字。这就是真正的缘分,有这个缘分在,哪怕你未曾谋过面,在相会的一瞬间,你也能立即认出对方。来自甘肃的裕固族兄弟达隆东智与我曾是中国较少民族作家培训班的学友,2007年我们曾一起学习过,相隔3年后我们又一次相聚,而且还同居一室。这就是真正的缘分,哪怕我们相隔着千山万水,只要有那个缘分在,我们还仍然会走到一起。

在没有相聚前,我与许多朋友都是陌生的,其陌生在于我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各自遵循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自身不同的生活习惯,各自在自己生活的领域中默默地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情。然而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爱好——那就是文学创作,是文学创作这个缘分把我们牵到了一起,让我们在一片相对陌生的土地上开始着我们的共同之旅。因为缘分,我认识了他们,认识了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民族朋友:怒族的李金荣,拉祜族的李梦薇,景颇族的闵建岚,佤族的聂勒,白族的杨义龙,哈尼族的莫独,柯尔克孜族的萨黛特加马力,塔塔尔族的阿依努尔,达斡尔族的娜恩达拉,俄罗斯族的张雁,京族的张永志以及满族的尹汉胤老师,汉族的张绍锋兄弟等。在见面的那一刻,在伸出手去相握的那一刻,我相信我们的心已经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彼此都不会再陌生。

赶海的旅途(二)

在这些朋友中,有好几位都是曾经在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习过的同学,当这些同学再次相聚,用一个又一个的拥抱表达他们再次见面的激动心情时,我想这一刻民族身份的差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重新在一种相聚的缘分中寻觅到了曾经的那一份友情和一道看不见的牵挂。

赶海的旅途(二)

相聚是快乐的,而我们即将开始的旅途也一定会更加让人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