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干旱
(2010-03-12 18:01:38)
标签:
干旱缺水拉水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在城里坐着,我不必为持久的干旱担忧,我喝着别人送上门来的纯净水,享受着自来水管流水的抚摸,我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但今夜我心绪不宁,心绪不宁的原因是我接到了大哥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大哥第一句话就说怕不行了,当时我的手抖了一下,心头泛出了一丝不安。大哥身体不好,他说的“怕不行”让我以为是他的身体不行了。老家的那个家现在就只有大哥和大嫂以及一个幼小的孩子在家,过完春节我离开老家不久,大哥的两个儿子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他们幼小的孩子。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除了听天由命,根本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缓了一下大哥才告诉我,天干得太厉害,长期以来一直吃水不愁的寨子也在为吃水犯愁了。
没想到会是这样。从大哥的电话中缓过气来的我愣了一下,然后就在大哥的叙述中开始发呆。这段时间所有的媒体都在显著的位置介绍旱情,评说旱情,议论旱情,但这样的介绍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冲击力。每天我照常拧开水龙头,照常看着哗啦啦的流水流进我的生活中,照常花不多的钱请人给我送纯净水,照常在办公室里用滚烫的开水泡上一杯茶,美美地坐在办公桌前,慢慢享受水的滋润,静心品咂茶气的馨香。干旱的忧虑、缺水的恐慌离我很远,远得我几乎都不去思想,不去发愁。然而现在我不得不想了,是大哥的电话搅动了我,让我开始主动去思考干旱带来的无穷后患。这一夜我很难入睡,生活在城市的我不知道旱情有多严重,虽想了一晚上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更无法想象出缺水让大哥发愁的那种样子。
老家是不缺水的,老家屋背后的那个山洞里,就蓄积了一池清凉碧翠的山泉水,大哥他们把自来水管往洞里一放,水就哗哗地流到家里了。每次回家,我都爱用杯子直接到水龙头下去接水喝,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那是真正的矿泉水,是城市里机器加工出来的那些水无法可比的。我虽然一直没有进到那个山洞里看过,但听大哥等寨里的人介绍,那里的水永远也流不完,他们每次进去,看到的水都是满满的,无论春夏秋冬,池子里屯积的水都没有少过。这样的地方都要缺水了,可见这干旱的日子真的已经无法让人想象了。
春节回家时,就已隐约感觉到缺水的恐慌。年三十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地碰到一些骑着摩托车的人,车两边挂着两个大塑料壶,到有水的地方去拉水,还有的开着那种拉货的大三轮车,车上装的也全部是装水的大塑料桶。在幺叔家所在的甲拉村,年轻的村支书告诉我,他们村的好多个寨子已经断水三个多月了,自来水管里流不出水,水井里渗不出水,水窖里也看不见水,有条件的人家就花钱请人拉水吃,没有条件的人家就自己去找水、拉水,甚至于还有的人家自己走五六里的山路去河边抬水。过年了,大家都要屯水来过年,拉水的车就多了起来,有条件的人家去拉,没有条件的人家在三十这一天也花钱请人去拉水。那天车子路过苗拉河边,我们在那里停了下来,我就站在苗拉河坎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子下到河边去汲水装水,年轻的村支书自己开了个三轮车来拉水,他告诉我他不光给自己家拉,还给村上几家没有子女的老人拉,也给那些年轻人没有回家过年的人家拉。因为那时幺叔家那里还有水,自来水管流出的水让我们在春节期间不会去因为水而发愁,我也就没有想得太多,更不会去因为没有水吃而发愁,缺水的恐慌更是在随之而来的节日气氛中逐渐被淡忘了。
大哥的电话搅乱了我的思想,我知道我得要离开城市到乡间去走一趟了,去看看那些干渴的土地,去看看因吃水紧张而焦虑的大哥,还有那些留守在老家土地上的叔伯长辈们。我知道我不能给予他们什么,但我还是决定走一趟,哪怕去陪他们说说话,分解干旱给他们造成的紧张压力,也是一种支持,对我也是一种收获。